当时社会黑暗,要反映社会的黑暗,在作者看来,具有批判意义的东西是最合适的。但当时很多名家却认为作者的文章不值一读,毫无意义,应该有更伟大的文学产生。针对这些人的语调,作者在《野草》的题辞中暗喻了这些。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指社会黑暗。
“乔木”指伟大的文学。
“野草”指作者写的以及相类的别的作家的具有批判性的文章。
“这是我的罪过”是针对名家们的无聊语调的一种讽刺。意即:的确,我写不出伟大的文学,你呢?至少我还能通过自己的野草来反抗,你却压根连“乔木”的枝叶也没有一点儿,然而还在这絮聒。
我见有人这么回复你:“如果把他的书剥皮抽骨一番,那么就没有味道了。看不懂没有关系,过段时间再看,再看不懂继续往复。”
的确,他的书因为内在的含义晦涩,而且各篇之间相类相似,所以通过阅读其他篇来打通一切,这方法很不错。我自己当初刚读的时候也是这样,后来把他的全集读完以后,融会贯通,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