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非常精细,事事留心,非常注意细节,但是又不失宏观的把握。关于禁烟问题,林则徐的考虑极其细致。有关贵州矿务的民营问题,他也同样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第二、务实,所以能够与时俱进,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观点。也知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他到广东后能够开眼看世界,马上收集国外的情报,翻译国外的历史地理著作,注意外国对中国的评价。比如在林则徐收集的外国资料中,就看到国外对中国水师以及铸炮技术的评价,显然林则徐很以为然,就开始收集西方的铸炮书籍,尝试用西方的方法铸炮。同时开始购买西方的船只,准备组织一支新的海军。所以,可以想见,如果他能够继续干几年,是可以走向近代化的。
第三、做人很好,到哪儿,都能同合作者打成一片,大家受益。但是他却又是个有原则的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广州,合作者邓廷桢、怡良、关天培等都受益。在新疆,让布彦泰由将军升任总督。所以布彦泰也一直给林则徐说好话。林则徐的朋友很多。不过,就晚清的风气而言,林则徐应该也有为部下虚报战功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林则徐的奏折同外国报刊上说的颇不一致,而且据我的判断,外国报刊说的很可能是事实。
第四、这人很清廉。
第五、林则徐也幸亏被撤职了。不然,以广东的八旗兵、绿营兵是挡不住英国进攻的。不过林则徐的种种措施、严密布防,倒也把英国人吓住了。比如林则徐新设了大量的炮台,而且买了很多洋炮、洋船,河道到处打桩。不过,英国人若真的进攻,广东也挡不住呀,除非新练军队。
林则徐清廉、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且又能够与时俱进,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在中国,他是不朽的。
林则徐考虑问题细致,凡事都非常用心,所以呕心沥血,在广东不到两年,头发就全白了。六十二岁身体就每况愈下,最后只活了六十七岁。
(2016·孝感)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鸦片泛滥成灾。
从正反两面评论。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什么,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又做了什么。
第一,从他的功来答
第二,从过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