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答题;1、阐述现代特质理论。 2、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2025-04-07 19:51:4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雷蒙德.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这16种人格特质是:

  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

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

  三、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被称为“大五人格”。这五种人格特质是:

  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四、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Eysenck,1947--1967)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three factor model)。这三个因素是:

  ① 外倾性 (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② 神经质(neuroticism):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③ 精神质 (psychoticism),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 EPQ,1986) 。

回答2:

特质模型分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制和根源特制,体质特制和环境特制,动力特制、能力特制和气质特制。各层间用连线表现彼此关系

回答3:

特质模型分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制和根源特制,体质特制和环境特制,动力特制、能力特制和气质特制。各层间用连线表现彼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