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属于光学显微镜 放大倍数在一两千倍 在大气环境中就可以观察 主要观察一些低倍形貌 如金属组织观察等
扫面和透射都属于电子显微镜 场发射的扫描电镜放大倍数可从几十倍到几十万倍 连续可调 主要用于观察材料表面形貌 图像清晰 有立体感 搭配能谱后还可以进行点线面的成分分析 缺点是需要抽真空 故样品必须是干的 像活体细胞这样的东西就不能直接用扫描来看 另外样品必须导电 不导电的样品会出现放电 图像一片花白 什么都看不清 当然可以在样品表面喷金喷碳处理 但是要是放大到很大倍数 喷金喷碳会对样品本身形貌有一定影响
透射电镜也是电子显微镜 放大倍数比扫描还大 电镜放大倍数能到100万倍以上 加上图像处理等技术 最终显示的放大倍数能超过一千万倍 透射顾名思义 电子束得透过样品成像 所以我们看到的图像是电子束穿过样品后在荧光屏上的投影 图像是二维的 没有立体感 但是因为电子束穿过样品成像 所以图像不但反应样品表面信息 还反映内部信息 电子衍射还可以对样品的结构进行分析 配上能谱和能量损失谱 还可以进行成分分析 高分辨图 电子衍射图 以及能损谱的分析需要一定的物理学 材料学 晶体学等相关知识 因为电子束穿透能力有限 一般透射样品得减薄到100nm以下 高分辨观察最好在20纳米以下 所以有时候透射观察难度不在电镜分析 而在制样上 透射电镜也需要高真空 所以湿的 有挥发性的样品不事宜用透射观察 有磁性的也不行 因为磁性材料会干扰电子束 同时镜筒内 尤其是极靴附近磁场很强 磁性材料有可能会被吸附到极靴上 污染极靴 电镜一旦污染 分辨率下降很快 而维修维护的成本那是相当的高 所以基本上所有电镜能不做磁性材料都尽可能不做。
凡是需要看物质表面形貌的,都可以用扫描电镜,不过最好的扫描电镜目前分辨率在0.5~1nm左右。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表面形貌,需要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AFM,STM).
如果需要对物质内部晶体或者原子结构进行了解,需要使用TEM. 例如钢铁材料的晶格缺陷,细胞内部的组织变化。当然很多时候对于nm 材料的形态也使用TEM观察。
建议你用DM软件。SEM的放大倍数一般比TEM要小。 扫描电镜的图像很直观,衬度代表不同元素 表面形貌透射电镜的比较复杂,需要学习专门的晶体衍射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