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的体态形成的原因

2025-04-16 19:14: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藏族民间舞蹈中俯身体态的形成与藏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社会演变中的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和劳作方式及服装等均有一定的联系。

服饰对其影响:藏区的妇女一般会佩戴耳环、珊瑚、琥珀、玛瑙和一些银饰作为装饰。并且会将奶勾和贵重物品系在身上。头上也会梳上许多小辫,然后在结成一个或者两个大辫,并且用红布做成辫套,上面装饰各种各样饰品,如银盾蚌壳、银圆、珊瑚等,从背部垂于臀部。因此女性背部承受很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肢体的训练中,还应该注意自身对舞蹈本体的肢体体验,从而在心里产生美感效应。如在跳弦子舞时的审美体验应该是动作柔美、长袖轻佛、舞姿舒展、延绵连贯。踢踏舞是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动作热情、脚下灵活的审美意识。

不仅要把握好舞蹈具有的风格形式,还要在平常地训练中注意对动作美的把握。另外多欣赏演出,研究一些作品、文学以及一些发展着的舞蹈语言等。在心理构筑一个藏族文化的实体,体会舞姿、造型所象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族舞

回答2:

一方面因为他们的气候原因,地势高,气压低,他们弯着膝盖容易感觉身体好受些。另一方面,历史原因,曾经长期受到压迫(不是有个叫“百万农奴大翻身”),习惯了低头哈腰,所以就成体态那样了!还有长期是小农经济啊,经常种地劳动什么的,也总是那种体态。

回答3:

藏族舞最初是在节日或农闲时跳,所以主要是从劳动中来,种地、挤奶、背水、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