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程。即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突出了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全新尝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当然也对中学化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特提出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中。研究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 4、探讨适合本校实际的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中应遵守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重点: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行师生角色转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对现有教材的知识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这种定势。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到研究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而教师更多的是活动的关心者、支持者与合作者。教师既不包办代替学生的研究,也不放任自流。这种师生角色的转换,有助于学生体验到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将自己的各项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