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狗 ,是近亲吗?~

2025-04-16 22:57:4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熊和狗不是近亲,他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区别。

熊属于熊科,多为杂食性,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捕捉蛙,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舐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

狗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中文亦称“犬”,狗分布于世界各地。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扩展资料

熊(英文名称:Bear):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

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大约在12~18年 。在中国文化中,狗属于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生肖中的第11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狗

回答2:

熊和狗不是近亲,他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区别。

熊属于熊科,多为杂食性,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捕捉蛙,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舐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

而狗则是犬科,犬科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和亚科的划分有很多不同意见,这些意见甚至差异极大。简单的从体型和习性来说,犬科可以分成体型较大,食肉性较强,可以捕食较大型猎物的犬类,以及体型较小,食性略杂,主要捕食小型动物的狐类。

多数种昼夜活动,少数种晨昏活动,仅貉属有冬眠习性。肉食性,偶尔也食植物性食物。多数种毛皮珍贵,有些种以鼠为食,在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有些种残害家畜和家禽,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

扩展资料:

熊的物种分类:

1、大棕熊:包括阿拉斯加棕熊、欧洲和亚洲棕熊、北美西部的灰熊。阿拉斯加棕熊体重可达七百八十公斤,是世界最大的食肉类动物。欧亚的棕熊分布在欧洲及喜马拉亚山以北的亚洲大陆,是童话中常见的动物。

2、美洲黑熊:是北美洲体型型最小,也是非常普遍的熊。居住在北美森林带和墨西哥。它是爬树高手,常常四处海浪,有时会偷袭家畜。除非受到挑衅,通常不会攻击人类。

3、眼镜熊:眼镜熊又叫南美熊、安第斯熊,产于南美北部,是惟一到达南半球的熊种,也是最爱吃植物性食物的一种熊,吃各种果、叶、根、茎,很少吃昆虫,它因眼睛四周有一圈白毛,若起来像戴眼镜而得名。

主要靠水果维生。眼镜熊善于登高爬树,通常独自活动,偶以小家庭为单位,共住在一棵大树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熊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犬科

回答3:

熊和狗是近亲,虽然关系不算近,但也算亲戚。

熊和狗都源自共同的祖先。但是后来分化成为犬科和熊科。同时,它们都属于犬型总科。

犬科有12属34种(不含亚种),犬科动物包括狼、豺、狐狸等 。犬科动物是地球上较为成功的一种肉食哺乳动物。

熊科有6属9种,包括熊猫亚科Ailurinae和熊亚科Ursinae,前者可单列一科。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美洲。我国有4属5种。

扩展资料:

遇到熊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并没有一套人如何对应熊的秘笈,毕竟每次的遭遇都不尽相同,而且每只熊也都不一样,而你在遭遇熊时所采取的反应措施,绝对会影响你是否可以全身而退的机率。

1、如果你在远距离看见一只熊

你可以稍稍享受一下这稀有难得的美丽景致,然后绕个大远路避过熊所在的位置,如果可能最好走在顺风处,让熊嗅不到你的气味。并且尽量避开熊的视线,并沿途制造金属声响,让熊知道你在那儿,然后快速地离开该地,但别用跑的。

2、如果你在路径上或附近看见一只熊

站在原地,立即掏出你的辣椒喷剂(如果有的话),当然可能的话,则绕远一点的路;但若地形限制了你绕道,请顺著路径往回走数百公尺远,休息一阵子再折返,并边走边制造金属噪音。

3、如果你在短距离内看见一只熊

最重要的是不要惊慌失措、狂跑和尖叫。跑步和其他突发的动作可能招致熊的攻击。首要的工作就是什麼也不要做。不要做任何突然的动作或发出突然的声音。静静地站着,准备好你的辣椒喷剂,然后花几秒钟的时间小心评估整个状况,包括看看四周有没有小熊、侦测周围的逃生路线等。

只要你保持头脑冷静,不失控,那你就有个绝佳的机会可以为这次的相遇留下栩栩如生的记忆,而不是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犬型总科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