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花期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为一个月时间。
百合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隔年不枯死。
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
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生长环境
喜凉爽,较耐寒。高温地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土壤湿度过高则引起鳞茎腐烂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鳞茎色泽洁白、肉质较厚。
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壮发达,耐肥,春季出土后要求充足的氮素营养及足够的磷钾肥料。主产于湖南、四川、河南、江苏、浙江,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少部分为野生资源。
1、百合一般从种到发芽到开花(三个月左右)。每年早春鳞茎发芽,大约在40厘米左右高时花芽分化,一般5、6月开花,生长过程中鳞茎会因为贡献新的植株生长而变成一个空壳子,但百合生长到一定阶段,新的小鳞茎又开始形成,并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逐渐长大,直到8、9月份,新的百合球就已经非常大。
2、百合花的开花时间一般在4~7月,白色的百合花一般在7月进入盛花期。不过百合花的开花时间不仅取决于品种,还要看种植时间,整个生长过程需要120~150天的时间,种植的越早,开花也越早。
百合开花之后怎么处理?
1、花谢后,剪掉残花,地上部分留20~30CM,个别人由于水浇的多,百合下面的叶子掉光,那么地上部分就留长一些,留少许叶子,不要修剪成一光秃秃的杆子。
2、减少浇水。
3、正常施肥。1:1000的花多多还是1星期1次,翠姆复合肥1个月1次,自己控制好浓度,不要把花烧死。不推荐自己沤的有机肥,因为浓度太难控制,除非是高手。
4、平时可以不怎么理它,千万别挖出来。
5、冬天来了,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此时停止浇水和施肥。还是不要挖出来。6、偶尔去看看它,觉得盆土过干的,补些水,一直到漫长的冬天结束。7、3月10号左右(因为全国范围太大,说日期不准,应该是白天温度15度左右的时候),把百合盆里的土连同百合一起倒出来,换消毒过的新土,新土里可以拌5g/盆的奥绿5号,把百合重新种植好,根过多的,可以修剪,浇透水,一般15天左右重新发芽,之后的种植管理就不多说了。
6、注意:这是家庭处理的最简单的办法,1年开1次花,只要不是杀手,100%复花,如果要1年开3茬花的,不可如此处理。
百合花花期: 4-10月 百合花的繁殖: 百合的种子寿命极短,贮存半年就会失去发芽能力,且播种实生苗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因此都采用扦插繁殖,把老鳞茎的鳞片分掰下来,每个鳞片的茎部应带一部分茎基盘,埋入纯净的细沙或泥浆中,让鳞片的上半部路出土面,放在室内或荫棚内养护,3-4个月长出1-2枚小鳞茎,将他们分掰下来栽入苗床继续培养,春季上盆,栽培3年以后就能开花。 百合种球采挖后,为实现周年开花,必须进行低温处理和贮藏。先在15摄氏度的温度下保持4-5天,然后将温度降至9摄氏度,保持3周,再降至0-5摄氏度保持8周,即完成春化处理阶段,可进入-2摄氏度长期贮藏。 栽培最好先择气候温暖湿润同期的环境,要求土质肥沃疏松微酸的沙壤土坡地,土壤pH最好在6左右。花芽分化适宜温度为15-20摄氏度。平均气温不超过25摄氏度及光照充足的地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家养百合南方4月下旬开花,待花谢后,将地上枯萎植株去掉,放在阳台边角处,到第二年春天再取出鳞茎,分种在盆中,秋季便发芽,可进行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