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对联课改怎么讲啊

2025-04-19 10:14:2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高考对联题备考指导
对联,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葩。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笔者认为,对联题在高考中肯定会保留,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因此加强对联知识储备,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丶掌握对联相关知识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从结构上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②上下联词组要对应,词性要相同,句法要一致;

③上下联的意境要相随;

④上下联平仄要相对。
对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

①春联(在元旦丶春节时粘贴的对联),

②楹联(在宫廷丶府宅丶庙宇丶园林的楹柱之上刻琢的联语),

③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对联),

④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後人怀念之情的对联),

⑤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

此外还有赠联丶勉联等。

二丶了解对联命题形式

1丶填空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丶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如:①译着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2丶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如: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对联: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3丶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丶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如: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丶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丶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参考答案: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5丶话题式。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例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参考答案: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立志——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6丶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丶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丶仿用丶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於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划线部分可改为: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7丶概括式。这种形式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语段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後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举例略。

三丶探求对联拟写方法

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对”又“联”。所谓“对”,就是结构上的彼此对应;所谓“联”,就是内容上的互为关联。因此拟写对联,

首先要分析“出句”特点。如2004年全国卷(江西丶河南丶河北等地)上联“扫千年旧习”,一从结构看,是动宾短语;二从词性看,“扫”是动词,“千”是数词,“年”是名词,“旧”是形容词,“习”是名词;三从意义看,是表达在新春到来时的愿望;四从平仄看,一般讲究处於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一丶三丶五不论,二丶四丶六相对”,“千”为平声,“旧”为仄声。然後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

其次要善於联想。一是相似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於正对。如2004年全国卷(吉林丶四川等地)上联“春晖盈大地”,由“春晖”可以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可联想到“乾坤”,因此其下联可拟为“瑞气满乾坤”。二是相对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於反对。如“扫千年旧习”,由“扫”联想到“树”“迎”,由“旧习”联想到“新风”“新景”,下联可拟为“树一代新风”或“迎万载新景”;再如上联“铺张浪费可耻”,由“浪费”联想到“节约”,由“可耻”联想到“光荣”,下联可拟为“勤俭节约光荣”。三是相关联想,即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2004年全国卷(甘肃丶青海等地)上联“一代园丁乐”,由“园丁”联想到“桃李”,下联可拟为“九州桃李荣”;再如福建卷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由“做人”可以联想到“治学”,下联可拟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三要善於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丶地理丶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丶诗文名句丶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於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於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於蓝”“庖丁解牛”成语典故。

四丶强化对联习题训练

(一)关注佳联妙对,增加感性认识。

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诗词名篇目中的对偶句的赏析,像王勃丶李白丶杜甫丶苏轼丶毛泽东等的佳联妙对以及民间楹联和诗联。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如:岳阳楼上何绍基的一副绝好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丶儒耶丶吏耶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丶流者丶峙者丶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此联巧妙地把与岳阳有关的历史人物杜甫丶范仲淹丶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吕洞宾嵌入对联中(“杜少陵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范希文两字关情”是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即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此外,我们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及名胜古迹也有很多好对联,也是值得一读的,不仅开阔我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拟写对联。

(二)加强拟写训练,不断拓展思维。

试完成下面五道题目:
1丶请为下面的上联拟写下联。
A丶《子夜》难眠思《故乡》, 。
B丶寒尽桃花嫩, 。 C丶千山齐唱迎春曲, 。
D丶天上明月千里共,岁月峥嵘须搏拼; , 。
E丶山经春雨清如洗,元日有杯皆进酒; , 。

2丶杭州西湖於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丶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

3丶某学校在开学前夕,面向全体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该校拟一对联。

4丶请根据教材所学内容,为司马迁拟写一幅对联。

5丶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丶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丶美好的印像。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丶田亮丶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参考答案:
1.A《背影》可见是《母亲》;B春归柳叶新;C万水同吟幸福歌;D人间春色九州同,年华潇洒莫蹉跎;E柳坐东风翠欲流,春来无处不飞花。
2丶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3丶愿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靠良师,布恩泽,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4丶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着成信史照尘寰。
5丶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回答2: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福”字,代表福气、福运和幸福,是祈求喜庆吉利,福运到来的意思。
  关于春节贴“福”字的来历,我国民间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传说,春节贴“福”字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姜子牙封神时,他老婆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姜子牙的老婆不高兴了,说:“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啥地方呀?”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到门窗上,用以驱赶穷神。从此,贴“福”字便成了一种传统的习俗。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云:“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后又讲到不论大家小户,都贴“春牌”。这里讲的“春牌”,就是在朱红纸上写的“福”字。民间还有把“福”字倒贴于门上的习俗,以取“福到家门”之意。

  “福”字倒贴据说源于清代。每到春节,皇帝都要亲书“福”字,颁赐后妃、近侍与王公大臣,以示皇帝的恩宠。皇上书字前,奏事处要拟好一封受赐人的名笺呈上,由皇帝朱笔圈定后,将受赐人召入。这时,皇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升座。懋勤殿太临将御案、笔、墨备齐,受赐人跪在御案前,皇帝这才“亲挥宸翰,书福龙笺”。有一年正值春节除夕,恭亲王府的大门上竟将“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那个目不识丁的贴字人。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福真的到了!吉语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福晋听罢,转怒为喜,遂赏管家和那个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回答3:

讲对联的定义,对联的起源。然后讲如何安排平仄,如何词性对仗。可以出一个上联,然后对上三四个下联,问哪个下联对仗工整,其他的为什么不工整。最后出些上联让学生来对,你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