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是该向父母跪拜为题写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

以孩子是该向父母跪拜为题写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
2025-04-10 09:05: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孝,是一首最美的歌,而谱曲的人可以是你,是我,是任何一个尽孝的人。
自古以来,孝子贤孙层出不穷。汉代文帝刘恒亲尝汤药,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以孝为先。1919年10月初,他收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急忙带着小弟泽覃奔回韶山。可是当他们赶到时,母亲已入棺两天了。毛泽东内心极其悲痛,长时间默默地守在灵前。10月8日,他席地而坐,独对孤灯,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挥笔写下了情深意切的《祭母文》。
我看过一场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去》。一个山里的孩子,考取省城师范学校的同时,父亲却不幸瘫痪,主人公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兼顾学业,决定背起爸爸去上学。一个山区的苦孩子,以他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单是一个生病的父亲,更是一份沉重而又执着的孝心。
看着电影我忍不住哭了,心中百感交集,有羞愧,有钦佩。为什么主人公的感人孝道我没有?平时,饭菜不合口味,衣裤不称心,都会任性埋怨,就连爸妈的叮咛都看成是一种厌烦的唠叨。殊不知,唠叨的背后装载的是爱;殊不知,自己成长的岁月会在父母的额前刻下深深的皱纹。从那以后,妈妈每天下班回到家,我就端上一杯茶;爸爸回到家,我就为他捶捶背;考完试,递上一张满意的答卷……我想这应该算是尽孝了。
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对尽孝完全改变了看法——
一次小姨要生宝宝了。我出于对新生命的好奇,于是便和爸爸妈妈一起在产房前等待小生命的诞生。可是,我们等来的却是不幸的消息-——难产!母婴很可能只留一个!刹那间,紧张与悲痛笼罩着所有亲人们的脸!而小姨坚决地要留下宝宝……后来,产房内终于传来了悦耳的婴儿啼哭声。又过了许久,小姨终于出来了。大家如释重负。我分明看见,虚弱的小姨软绵绵地躺着,嘴唇发白、脸色发青,眼神里却闪烁着母爱的光芒。她可是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呀!

回答2:

今天,回到老家,来参加哥哥的婚礼。
门上挂着红灯笼,门旁贴着红对联,焕然一新的房子,一派洋洋喜气。早上起得很早,整 个程序都是最传统的仪式,但我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拜父母长辈时,那种感觉,不是印象,是震撼。作文
人群闹着,中间的空地上摆着一条凳子,凳子前铺着一条席子。主持人按顺序喊各个长辈上坐,轮到“父母”时,大娘大爷坐在凳子上,我从未见到他们如此严肃规整的坐姿,哥哥身上板正的西服让我想发笑,他一头被染成褐色的头发,散碎的刘海,和黑色西服一点儿也不相配,从未见过他穿如此正式的服装。哥哥对着大娘大爷先弯下腰做了个揖,然后下跪,叩了一首,站起身又做了一个揖,大娘大爷在如此热闹人群攒动的场合,却显的特别严肃,没有笑容,还显得有此局促。
等到新娘子来到之后,身父母行礼时,大娘大爷坐在凳子上,嫂子和哥哥身上头上落的全是人们喷撒的彩条,乱七八槽的,旁边的人还不停的边起哄边喷撒彩条,弄的哥哥本来就乱七八槽的头发更是一块白一专供黄,上头还挂着几根倒霉的彩线。等到主持人让拜父母,新娘子认家时,我站离大娘很近的地方竟看到她眼中有泪,一直在吸鼻子。新娘子喊了三声“妈”之后,大娘局促应了三声,声音沙哑,喉咙中仿佛滚动着千言万语,欣喜无法表达。当嫂子喊了三声“爸爸”之后,大爷先愣了一下,才应三声。
我突然感觉他们老了,虽然自打我小时起,他们的容貌和形象从未变过,但从已经成家的哥哥身上,我分明看到了时间的流动。我想到我仿佛昨天还很小,坐在大娘的膝上,被紧紧抱在怀里,似乎一夜之间,不知不觉中我的身高猛的蹿过大娘的肩头,像树苗一样成长起来。我晃悠在从未改变的田野中,呼吸着从未改变过的新鲜空气,觉得他们老了。孩子已成家了,鬓发已经露出了星星点点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