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有哪些

2025-04-18 17:19: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规范规定的清孔要求,应再次清孔。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不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仍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

3)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

4)孔身及孔底检查值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和钢筋骨架安放后,应立即开始灌注混凝土,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当气温低于0℃时,灌注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强度未达到设计等级50%的桩顶混凝土不得受冻。

5)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6)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或刚性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拨出;处于地面以上能拆除的护筒部分,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拆除。当使用合护筒灌注混凝土时,应逐步提升护筒,护筒底面应保持在混凝土顶面以下1~2M。

扩展资料

水下混凝土主要浇筑方法有以下6种:

(1)导管法

水下混凝土浇筑最常用的方法,导管可用刚性导管或柔性导管,前者是依靠拌和物自重从刚性导管向水下仓面输送和浇筑;后者是将拌和物由柔性导管向水下仓面输送和浇筑。并依靠环境水对软管压力控制拌和物的下降速度。

(2)泵压法

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拌和物沿输送管、浇筑管进入水下烧筑仓面,与导管法施工基本相同。

(3)开底容器法

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在易于开底的密闭容器内,浇筑时,将容器轻轻放入水下,直达浇筑地点开底卸料。

(4)预填骨料压浆法

在水下模板内预填骨料,通过往浆管加压或自流灌法胶凝材料,充填骨料空隙并胶结而形成混凝土。

(5)袋装叠置法

将混凝土拌和物装入袋中在水下依次沉放,层间骑缝重叠,形成水下混凝土结构。袋材为麻袋或合成纤维做成,其质地较粗,还有改进的水溶性薄膜袋,溶化时间稍长于混凝土硬化时间。

(6)倾注法

在已浇出的混凝土上倾注混凝土拌和物。通过捣压推动或自然流动,使水下混凝土逐渐推赶扩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下灌注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下混凝土

回答2:

一、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质量及施工性能,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严禁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如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直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粒径在40mm以内,细骨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严禁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另外还需要通过干炒法测定砂子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水泥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宜不早于1.5h,宜选用标号在P.O32.5以上的水泥。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S144--2001)等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与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相适应,混凝土的含砂率一般为45%~50%,水灰比宜采用0.5~0.6。为改善水工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中宜掺进外加剂,水下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等,掺进外加剂前,必须经过实验,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种类、掺进量和掺进程序。如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 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均质性、和易性良好,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保证了顺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规范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3、水下混凝土的性能: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 ,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
二、施工准备工作
对施工设备质量要严格要求混凝土灌注所需施工设备、机具要求配套并且性能完好。这是保证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的基本条件。
 1)施工现场要有备用发电机,要保证备用发电机性能良好,足以应付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断电情况。
 2)留意混凝土拌和机类型的选择,宜选用大容量拌和机,在数目上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对混凝土拌和机在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维修。
 3)导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的重要工具,其直径大小要根据灌注混凝土骨料级配要求进行选择。要求导管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密封性良好,管壁光滑、导管平直,无穿孔裂纹,导管接口处应有弹性密封垫圈。假如导管接头密封不严,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浸进会引起事故,因此施工之前须要进行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