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殉葬的制度是怎么兴起的

2025-04-06 05:50: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殉葬广义上指的是人死以后以器物,牲畜甚至直接用活人进行陪葬。殉葬制度大部分指的是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

活人殉葬起源殷商时期,那个时候人相信死后灵魂还在,还可以继续活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拥有生杀大权的帝王将相,活着的时候享尽荣华富贵,死了以后仍然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称王称霸有人服侍,因此他们的葬礼都是按照“视死如生”的想法办理,把生前享有的美女,奴隶,军队都带到自己的陵墓里去。这些活人有的是被杀死以后放进陵墓,有的直接是活埋。

根据考古发现,其实在夏的时候殉葬制度已经出现,只不过还没有那么严重。到了殷商以后活人殉葬开始达到鼎盛,一次多性几百人殉葬的事情经常出现。,《墨子•节丧》中称:“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通过墨子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殷商时期的殉葬制度不但存在,而且已经制度化了,连什么级别杀多少人都写的很清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价值和生命逐渐被重视起来,活人殉葬制度逐渐受到非议和反对。不过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存在活人殉葬的情况出现,已经证实的齐桓公、秦武公、秦穆公、晋景公、宋文公等都有殉葬。

殉葬制度一直延伸到秦汉时期才慢慢的变少,汉朝的时候制度性的人殉被正式废除,但是还有零星的被冠以“自愿的”活人殉葬,这样的自愿殉葬一直到唐宋都一直存在。看到这里网友们可能要松一口气了,活人殉葬总算没有那么严重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活人殉葬远没有到此结束。历史发展到元明清,活人殉葬制度竟然死灰复燃了。由于蒙古野蛮民族的入侵,中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后退,元代官方甚至大肆鼓励民间的殉葬行为。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活人殉葬制度虽然几经变化,时兴时衰,但却犹如幽灵一般,不曾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