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词缀。附着在氏族或氏族代表(首领)名称词前,无实际意义。如古籍中常见的“有唐一代”,《荀子·议兵》的“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上古的“氏”意义较广,不是专指姓氏的氏,有时指生活在某个地方的部落、族群。这些氏族占据某个地方、建立了某种初级政权和社会制度,就会用该地地名或图腾、政权、以及类似于朝代的名称为“氏”。前面加“有”,只起词缀作用,类似于现代汉语中老师、老虎的“老”。
以“有穷氏”为例。
在《左传·襄公四年》一书中,孔颖达疏:“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穹为国号,以‘有’配之,犹言‘有周’、‘有夏’也。”
穷:通穹。《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释名·释兵》:“弓,穹也。”有穷氏可能是以善于造弓而得名。《说文解字》:穹,穷也。
清代学者李玄伯认为,穷(穹、弓)是羿的图腾。
有就是有,拥有。
另一个说法,有就是佑,被XX庇佑。
有熊氏,可以是拥有熊,也可以是被熊神庇佑。
有穷氏。穷最早的意思不是贫穷,而是帐篷的意思。后来引申出一无所有【只有帐篷】,才有了贫穷的意思。
那么,有穷氏的意思就是拥有帐篷的意思,或者被帐篷神庇佑。
有虞氏、有苗氏等都类似。虞是道路,苗是育苗的庄稼,如稲。拥有对应技术,或者被对应技术的神庇佑的意思。
有作为词缀,出现与四五千年前。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有表示具有一定规模,有名的意思。能够冠以有字,表示不同于一般氏族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氏族。
首字的有是虚字,如有明一代。但这里的有熊氏、有穷氏是部落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