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的名词解释? 要求写出四人各自擅长的体诗,还有他们为什么并称?

2025-04-06 09:27: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所谓“
初唐四杰”
是指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四人。
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下,
但他们才华横溢,
在唐诗的开创时期,
努力摆脱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
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
对诗的格律形式也有新的探索。
卢、
骆的七言歌行,
是在宫体诗的基础上创变出了新的情调,
使得宫体诗由宫廷走到了市井,
所以他们是宫体诗的改造者;
五言律诗发展到王、
杨才基本定型,
并在他们手中从台阁移到了塞外大漠,
所以他们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四杰”
的诗歌创作不仅开阔了视野、
扩大了诗歌题材,
而且开始出现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昂扬的感情基调。
卢照邻的《
长安古意》

骆宾王的《
帝京篇》

王勃的《
滕王阁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杨炯的《
从军行》


骢马》
等,
就都是典型的代表。
如王勃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回答2:

初唐四杰是指唐朝早期的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这四人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绝句正是从他们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