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燃气火焰将切割点的金属(碳素钢)温度加热到燃点以上,然后在进行过量的高速氧流供给。过量的氧气既可以保证燃气以及铁的充分燃烧,又可以依靠自己的动能吹走燃烧废物。铁燃烧时产生极高的温度,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高速氧流的推动下融化前方的金属,同时燃烧产生的熔融态废物被高速气体吹出割缝,被融化的金属又再次燃烧,再融化前方的金属。这样就形成了割缝,也就达到了切割的目的。所以使用火焰切割时,氧气的消耗速度要远远快于燃气。
之所以要维持气体火焰,是为了维持切割点温度达到燃点以上,因为切割毕竟是在钢材母体上进行的,铁的导热性又好,割缝内的一点点铁燃烧产生的热量很容易就被扩散掉,最重要的是,如果不经过燃气火焰的加热,高速氧流会带走大部分铁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使切割点的温度迅速下降,进而就无法将切割持续下去了。所以在进行火焰切割的时候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氧气虽然好,但是不能无限度地供给,否则虽然有火焰,但是切不动钢板。太过量供给氧气的话,不仅连切割的能力达不到,甚至连燃气火焰本身的加热能力都会有所下降。
另,虽然火焰切割基本只能切割碳素钢,其他不易燃烧的钢材不能用火焰切割。但是由于火焰切割设备的方便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另外它能够切割其他方式所切不了的厚度(对碳素钢而言。据说可以切割400mm厚,我只切割过200的,没用过那么好的设备),所以现在对于厚度大于30mm的碳素钢板,火焰切割仍然是最主要最经济的毛坯切割方式。
燃气才是主要燃烧因素呀,没燃气怎么燃烧被切割金属?而单纯的燃气可能达不到金属的熔点、燃点,或效率不够,很难形成金属的熔化、燃烧。此时利用氧气的助燃特性,让燃气烧的更旺也就是让火焰温度进一步提高,从而超过金属的燃点或熔点,这样才能形成切割的效果!实际上也是一个熔化的过程。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没有火焰后,你就看不到气流了,所以一偏离正确的位置就不切割了,所以还要通乙炔,一个作用是帮助观察,另一个作用还是加热。
不可以;燃烧;参加了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