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之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去找跟陋室铭,爱莲说相似的文言文,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归类。这一类的文言文,可以称之为“小品文”。字面上的意思是值得品味的小文。O(∩_∩)O~不一定都言志,但一定都值得咂摸。给你列举一些吧: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还有非常经典的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另外,有文集袁宏道的《西湖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额,我有一本书是由4部这样的文集组成的,可惜其他几部我忘了名字~~
陋室铭练习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
参考答案
一、
1.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
2.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用韵
3.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惟吾德馨
4.对偶
二.
1.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鸿:大;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3.素:素朴;金经:佛经
4.丝竹: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5.名:著名
三.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4.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E
A
B
B
A
A
A
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调素琴,阅金经
3.鸿儒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爱莲说》练习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12.D(2分)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
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18529.htm
hhhhhh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