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从洛阳迁都长安,因为洛阳虽然是盆地,但是娄敬认为长安比洛阳更险要,不过洛阳也很重要,所以后来光武帝又以洛阳为都城了。
公元前202年2月 刘邦统一中国,在定陶登基称帝,建立汉朝。 公元前202年5月 刘邦定都长安 原因:“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1]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纳刘敬的建议,欲嫁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泣,刘邦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3]此外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汉初,刘邦自汉中再定关中,都于秦孝公以前的秦都栎阳(今陕西临潼北、阎良车站东南古城屯一带)。汉高帝五年(前202),刘邦即帝位于定陶的汜水(今山东定陶南)之阳,初都洛阳。后统治集团内部在定都问题上发生争论。刘邦群臣多山东(今河南崤山以东广大地区)人,主张定都洛阳,而娄敬、张良则建议西都关中。关中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号称“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