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温庭筠,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2025-04-07 23:09:4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梦江南·千万恨》唐代 .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诗中没有直接写人物,所以人物的形象只能从人物观景所感而得。第三句不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第四句又从“空”字可知,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自怜。

回答2:

1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白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 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4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月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回答3:

梦江南·千万恨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三、四两句,初读起来很是平淡,仔细玩味却觉得是妙手天成。这两句是从侧面阐述其“恨”之深。女主人既有千万恨,其“心里”有“事”是理所当然的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知”。“恨”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情绪,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而词人却善于借景将它烘托出来:像风掠过水面时荡起的阵阵涟漪,像花儿随风落去时的缤纷缭乱,像悠悠白云在天空摇曳时的飘忽迷离,这样一来,抽象的“恨”就变得形象、可感了,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体验到它的纷乱、动荡的状态,也增强了词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