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灯泡是爱迪生1879年发明的。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强度很低.不久被钨丝代替.1883年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也叫“爱迪生效应”,即金属表面附近的部分电子或离子因高温而使其无规则运动得到足够的动能,克服表面的束缚,逸出金属之外.爱迪生效应对于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为重要,作为发射表面的阴极常涂上一层碱土金属氧化物,以利电子发射,并用电流加热以维持高温.1900年爱迪生发明了铁镍蓄电池,是一种碱性蓄电池,电动势约为1.3~1.4伏,寿命长,但效率不高.爱迪生一生有许多发明,可是当别人问爱迪生成功原因时,他说:有些人以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
中国肯定没有 。
现代的钨丝白炽灯到1908年才由美国发明家库利奇试制成功。在这一年 ,慈禧老佛爷死了 ,又过了 3 年 ,满清灭亡了。
另外 ,“清末明初” 的说法是错误的 ,从明初到清末 是六百多年 。一个说 “明末清初 ”。
据 爱新觉罗 ·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一书记载 ,故宫里面装电灯 ,大约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
清末明初没有,清末民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