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响马完整顺口溜

山东的响马完整顺口溜
2025-04-07 01:31: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山东响马四川贼,小偷小摸是安徽,京油子,卫嘴子,河北保定的狗腿子!”这句民间顺口溜虽然带有明显的地域黑性质。

东北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山东人“闯关东”过去的,东北胡子最出名的绝对是“座山雕”张乐山了,张乐山原是山东人,被迫逃到东北伐木为生,受尽了人情冷暖后,上山当了土匪,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扩展资料

那时因为东北经常大雪封山,东北胡子会在封山前抢一票大的,然后进山去享受,等到下一次出来,胡子都长得老长了,东北“胡子”由此得名,在哪个时期,百姓都觉得胡子还是好说话的,要是碰到乱兵、日本人、俄罗斯人才不管你,一律抢走,而胡子有他们的规矩。

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东北土匪加入了“抗联”,反抗日本人,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但是土匪就是土匪,也有许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区别对待。

回答2:

山东的响马完整顺口溜“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匪”之称谓亦有别,比如,《隋唐演义》中的劫匪称“响马”(唐代开国功臣、现在作为门神供人膜拜之秦琼(山东人)及瓦岗寨好汉就是古代响马出身,在山东地方戏曲“梆子”有曲牌名“响马”);

再如,《水浒传》中的那些啸聚山林的强人,被称为山贼草寇,高大上点的叫法,则称之为“绿林好汉”,当家的称头领,办事的称喽罗。清末民初,也是混乱之世,各地匪盗蜂起,在东北那旮嗒,那些拉杆子的,被称为“胡子”。

扩展资料

清末民初,民间又有“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之说。“山东出响马”很好理解,因为《隋唐演义》的普及,隋末唐初的许多大英雄,都是山东“响马”出身。“响马”,古代即指称拦路抢劫的强盗,强悍的匪众以马贼居多,因抢劫时放响箭得名,又称“响马子”。响箭一响,马匪就会杀出,抢劫货物辎重。

另据学者考证,“响马”一词原出于山东,一说自东汉以后,山东的土匪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马跑起来,铃铛很响,故称土匪为响马。山东历史上多次农民大起义,也有人把响马称为英雄好汉的代名词。其实,许多响马队伍不是土匪,而多是义军。

回答3:

“山东响马四川贼,小偷小摸是安徽,京油子,卫嘴子,河北保定的狗腿子!”这句民间顺口溜虽然带有明显的地域黑性质。

解放之前,山东各地军阀混战,官僚主义横行,再加上苛捐杂税,百姓民不聊生,许多人被逼讨饭或者进山当土匪,这些破产的农民就是山东响马产生的来源。

山东响马名声最响的当属“凌烟阁24功臣”之一的秦琼了,他家就在今山东济南府历城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土地贫瘠,几乎全是山地,遇到灾荒,农民常常被逼为匪。

扩展资料

山东响马抢劫的对象,以商队为主,一种说法是他们在马脖子上拴上许多铃铛,这样马跑起来叮叮当当乱响,响马由此得名。还有种说法是,他们抢劫之前会用“响箭”示警,骑马来去,所以叫响马!

山东地区在古代逢荒年出现骑马之结队盗匪;犯案以前常“官兵奈我何!”山东响马在近代的“最精彩”一次亮相,当是1923年5月间孙美瑶发动的轰动国际的临城劫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