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风景区在元古时代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
云台山风景区处在华北陆块新生代东亚裂谷系的华北裂谷带与西安—郑州—徐州近东西向裂谷转换带的交汇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于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组合的“云台”地貌。
扩展资料:
云台山的主要景点:
1、红石峡
红石峡(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长1.5千米。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
2、潭瀑峡
潭瀑峡,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
3、泉瀑峡
泉瀑峡(老潭沟),长约3千米,沿沟上行400米,是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云台天瀑最宽可有十多米宽的瀑面。是云台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
4、青龙峡
青龙峡,长约7.5千米,总面积108平方千米, 又称“云台山第一大峡谷”,集峰、崖、岭、巅、台、沟、涧、川、瀑、洞等地貌于一体。主峰青龙峰海拔高达1323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台山
地质构造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脉最南端,中国地貌第二台阶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处。在地质构造方面,云台山地区位于中朝克拉通南缘,是华北克拉通上几个太古宙古陆核出露区之一,处于新生代东亚裂谷系渤海湾裂谷盆地的西缘,具有34亿年的岩石记录和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经历了太古宙-古元古代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时期,中新元古代拗拉槽发展阶段,古生代克拉通盖层形成时期,中新生代陆内造山、盆-山构造地貌演化时期等多个构造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中奥陶世稳定浅海陆台沉积、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
其主要地质构造特征有: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不整合界面、地层分布等。
地貌概况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转折的东南隅,北东向太行山前断裂与东西向济源-开封断裂互相迁就,形成了比较开阔的弧形断裂带,由北东逐渐转向东西,NE、EW、SN、WN组断裂活动表现相当强烈,太古宙、元古宙地层都升至地表,层崖叠嶂,气势雄伟,直上秦晋,吞东南之云雾,集西北之雨雪,是太行山区地表流水最为丰沛的地段。各组断裂的交切,加之暴雨溪流的冲刷,更有硬度、成分多变的岩层,峡谷纵横,泉瀑飞泻,山峻林密,物种丰富,成为中国第二地形阶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地貌特征有:残丘孤峰、原面(秦晋高原面、太行山顶面)、断崖、长墙、肩阶(肩状阶梯)、宽谷、围谷(瓮谷)、峰墙、峰丛、峰林、岩溶地质景观、水体地质景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