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上班主任,我就一直在思考,班主任最需要什么?幽默、自信、爱心等等,好象不全是,似乎又一样都不可或缺。当我捧起《班主任最需要的是什么》一书仔细品读,并细细回味工作中的点点滴嘀时,我终于有所顿悟。
这本书的内容一共分成五大块:班主任素养最需要什么,班主任班级管理最需要什么,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最需要什么,班主任德育最需要什么,班主任心育最需要什么。书中每一个内容都有很多教育实例在里面,这些给了我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向我这样的一线班主任老师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使我们年轻班主任更快地成长起来。
《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把理论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过事例解释和证明相关理论,使理论不再乏味,让我们容易接受,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事例,阐述了班主任工作中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班主任最需要什么》使我更深切体会到班主任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直接全面的承担者,班级建设的主持者,更是学生一段生命历程的首席伙伴和指导者是学生精神发育的首要关怀者。而在平时我们做的最多的只是班级的常规管理,在班集体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做得甚少。读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工作等等都是班主任至关重要的任务。现在我想,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应该把这个工作做好,切实担负起一个班主任的责任,思想上高度重视,课外加强学习,认真实践,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德育最需要什么”让我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我希望自己对学生的心理有更多的了解,能够更好的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渐渐发现,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与孩子心心相映。到今天,我发觉不只对于孩子,其实对于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这样,当你真正贴近他,试着理解他的想法时,交流就会开始,改变即将发生。我们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等,都只能告诉我们普遍的规律。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要面对的是2个班级的100多个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班主任心育最需要什么”让我认识到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教育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学生接触的,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己的人格、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得到学生的好评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别的,正是教师自身。我们每天都在对自己和学生的人格
作出评价,而且,在影响学生学业的所有因素中,人格的作用与智力的作用同样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用我们的人格来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当然,教师还必须有理想,理想是指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付诸实践的勇气,并且要在为教育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建立起教育的世界观,永保青春的活力。一个行为表现规范,人生态度积极,情感饱满适度,意志坚强可控,个性和谐统一,社会适应良好的教师,足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钦佩与信任恒久。并且,这种良好的人格会以它独具的魅力,潜在性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完美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
班主任的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勤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反思。记得魏书生说过:“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