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对秦国如此重要,最终却死于自己发明的车裂之刑是何原因?

2025-04-08 05:13: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商鞅为人自负耿直,这种性格本身就在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不好立足,最重要是他主张的变法,激进严厉,得罪了很多权贵,触动了贵族利益,变法还得罪了太子的老师,威胁了太子的威望和地位从政之路树敌太多,最终不得善终,死于自己发明车裂之刑法。

商鞅本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秦孝公求贤若渴,广布求贤令,商鞅应令来到秦国,变法图治。他在秦执政的时期,秦国国力增强,使得秦国的实力长期凌驾于六国之上,史称“商鞅变法”。

自古以来,变法触动的都是旧势力的利益,得罪的更是权贵之人,商鞅变法更是如此。第一次变法,颁布了连做法,奖励军功,重视发展农业,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制。第二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简历县级组织,迁都咸阳,便于发展。大规模的改革制度,最初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和激烈的斗争,朝中权贵及大臣纷纷反对新法。太子犯法后,商鞅凭着耿直不屈的性子,要求一定要严惩太子的老师,结果太子的两个师傅一个被割掉鼻子,一个脸上被刺字。

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正值内忧外患国力衰落,商鞅主张在此时攻打魏国收复河西,遂被任命为主将,一战成名,受封于商地,一时间风光无量。在朝中功高人威,无人敢触动,但是朝中早已暗流涌动,一路变法走来,商鞅树敌太多,连未来的君主——太子都被他给得罪了。一朝君子一朝臣,秦孝公死后,太子嬴驷继位后,朝中权贵大臣纷纷弹劾商鞅,各种罪名加到他的头上,太子也因前嫌对他记恨在心,最后顺利成章的开始整治商鞅,最后在卫国边境地被捕,处以车裂,这还是他自己发明的刑法。

回答2:

商鞅变法得罪了秦国地主阶级,还惩罚了秦惠王的老师。

回答3:

商鞅变法太过残酷,尤其是一系列的刑罚,所以没有成功。

回答4:

因为商鞅的性格问题,比较的自负,还触动贵族利益。

回答5:

商鞅得罪了太多人 所以最终却死于自己发明的车裂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