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运动强度,心率和身体状态关系?

2025-04-09 11:48:4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心率与运动强度存在线性关系。
长寿的人一般都是习惯运动的人,虽然长期运动的人在运动时心率加快,但是运动增强了心肌的供血效率,使每次心脏的收缩特别有力。因此,坚持长期运动的人降低了静态心率。运动员之所以心率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心肌发达,每次心脏收缩就相当于普通人收缩2~3次的效率。因此,他们的心率即使很慢,心脏的收缩功能还是足以为全身供血。 长期运动能减缓心率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身体健康的表现。但是这不等于说所有的人都是心率越慢越好。如果你体质并不是那样的健壮,心率过慢而感觉不适或者心率需要加快时而不能加快,这就不正常了。 人刚生下来最快的心率每分钟是220次左右。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年减慢,每年心率减慢一次。因此,医生们有个粗略的算法来计算一个人的最快心率,最快心率=220-年龄,这个估计因人而异,偏差是在10次左右。无论你做什么样的运动,运动的强度应当以达到最高心率的80%为准则,只有这样的运动强度才会对心脏健康有益。坚持运动,除了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急性心脏病发作和心脏猝死之外,一个“额外”的收获是减慢心率。如果你把一生中的心跳次数比作银行储蓄的钱,你就应当慢慢的花钱,也就是每天心脏少跳几次。保持“心态平稳”才会延年益寿。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个人坚持每天跑步30分钟,心率会加快到每分钟150次。一年后,他的静态心率从70次会降到60次。运动一年以后,心跳比前一年每天少跳14000次。他所花的代价是30分钟运动时2700次额外心跳次数,而得到的是一年少用了400万次心跳,这相当于一个多月的寿命。运动不单单是“节省”心跳次数,它还会增加一个人对紧急事件的应付能力。因为运动增加了迷走神经功能,所以长期运动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的几率就会降低。 总之,在没有任何疾病的前提下,一个人的静态心率对长寿与否十分重要。虽然医学上认为心率60~100是正常的,但是我认为如果你的静态心率在每分钟80~100次之间,你需要坚持锻炼身体,将心率降低。身体素质好,长期坚持锻炼的人,心率应当是比较慢的,比如在每分钟50~70次之间。

回答2:

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健身者的最大心率通常采用220减去年龄的计算方法,而执行有氧运动健身的心率通常采用达到最大心率65%~85%的强度作为标准,这个范围又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另外,如果要精确计算健身者的运动强度,需作运动负荷试验来测定运动中可达到的最大心率。

例如:40岁的健康人,其最大心率为180次/分(用公式220—40计算),其运动中心率为(220—40)*65%—85%,即锻炼的心率为117—153次/分。如果运动时心率越接近153次/分,说明机体主要是以糖的有氧供能为主,而越接近117次/分,则说明脂肪酸的供能越大,有利于减脂。

另外,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储备心率法是确定运动强度的较好方法,公式为:储备心率=220-年龄一安静心率。运动中的目标心率=(50%—85%)*储备心率+安静心率。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人,若有慢性疾病,其运动心率不应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应适当降低心率标准。对于普通健身者,也应根据每一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选择不同的心率。如-次运动时间较长,所采用的运动心率可以降低一些。

根据年龄和运动持续时间推算的运动心率(次/分)

年龄(岁) 持续时间30分钟心冰 持续时间 60分钟心率

20-29 155-170 140- 150

30-39 145- 160 130- 140

40-49 135-150 120-130

50-59 125-140 110-120

60-69 115-130 100-110

另外,简便的评价运动强度方法有:如果你在运动时,还可以自由谈话,说明你参与的运动强度较低;如果你呼吸困难,必须深呼吸才能讲话,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果你几乎不能讲话,而且呼吸很困难,则表明是高强度的运动。

回答3:

你好有氧运动最适合心率计算有以下几个公式。
1、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
最适健身心率=(200-年龄)×(60%~80%)
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2、针对普通人群。
最适健身心率=(220-年龄)×(60%——80%)
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3、身体素质较高的人群。
最适健身心率=(220-年龄-静止心率)×(65%——85%)+静止心率
65%——75%主要用于减脂,75%——85%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具体的心率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来定。健身初期强度较小,随着健身时间的推进,身体素质逐渐改善,可以适当的加大一点运动强度。

回答4: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