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展:38.05米 机长:54.5米 载客量:243~280人 货舱容积:67立方米 最大燃油容量:43400升 最大起飞总重:123.6吨 航程:6426公里 动力装置: 两台涡扇发动机 可选发动机型号:罗尔斯-罗伊斯公司 RB211系列(RB211-535E4B 最大推力:43500磅)、普拉特-惠特尼公司 PW2000系列(PW2043 最大推力:42600磅) 机型介绍 [编辑本段] 波音757-300是波音757/波音767中型系列飞机的一员,波音757-300项目启动于1996年9月2日,发起客户是德国康多尔包机航空公司(Condor Flugdienst)。于1999年3月交付。 波音757-300是双发中短程客机,是波音757-200的延长型,机身比波音757-200长7.1米,载客量增加20%,货运空间增加近50%。在混合客舱布局情况下,波音757-300可载客243人,包机服务时可增至280人,其运力介于波音757-200和波音767-300之间。载客量的增加使波音757-200的座英里运营成本比波音757-200低约11%。 作为波音757-200的衍生机型,波音757-300是对波音757-200的补充,而不是取而代之。波音757-300保留了波音757-200的操作简便性和高可靠性。两种机型具有基本相同的驾驶舱和操作系统,但也有差别。除加长机身之外,波音757-300还采用了新的机轮、轮胎、刹车、尾撬、以及加强的机翼和起落架。 波音757-300与波音767的驾驶配置相同,会驾驶其中一种飞机的飞行员只需经过少量的熟练性训练,即具有另一种飞机的驾驶资格,这就节约了培训时间和成本。共通性同时也在其它方面为航空公司带来好处。由于降低了零备件库存、节约了培训时间,并提高了安排飞行员的灵活性,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益因此得到了提高。 客舱内饰 波音757-300的客舱内饰是重新设计的,是基于波音777内饰。对于乘客,波音757-300的客舱舒适、美观;对于航空公司用户,其客舱耐用、灵活。客舱内部的地板、墙壁和座椅更加耐用,也方便清洗。 重新设计的客舱内部光线柔和舒适,并营造出更温馨的气氛。天花板使用平滑的压刻技术,其流畅的线条使客舱感觉更宽敞,也使乘客头部空间增加了三英寸。 加长的头顶行李箱为乘客创造了更多的行李存放空间。该行李箱采用了先进的工程技术,去掉了行李箱的内部支撑架,节约了空间。同时行李箱底部还装有扶手,客舱内还装有可移动的客舱隔板。 波音757-300还装有真空抽排式卫生间,这意味着为航空公司节约了服务时间。 驾驶舱 波音757-300的驾驶舱与波音757-200相似,设计为两人驾驶制,均安装了数字电子显示系统。 驾驶舱内计算机化的完全集成式飞行管理系统(FMS)可以从飞机起飞到进近、着陆提供自动导引和控制。FMS与控制导航、导引及发动机推力的数字式处理器相联,保证了飞机沿最高效的航路和飞行剖面飞行,可降低油耗和机组工作强度并缩短飞行时间。 正驾驶和副驾驶每人都有一对对应主飞行仪表和导航系统的电子显示面板。一个显示的是电子飞行姿态显示器,另一个则是电子水平位置指示器。 波音757-300和757-200的驾驶舱还进行了若干项其它改进。Pegasus飞行管理计算机(FMC)、增强型发动机指示和机组告警系统(EICAS)已成为两种机型的标准装备。有了Pegasus FMC,用户便可以选装启动未来空中导航系统(FANS)的软件,从而使用诸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通讯系统(SATCOM)等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最先进的通讯、导航及空中管理系统的优势,更加有效地规划航路并减小跨洋航路间隔。 新EICAS装有改进的内置式测试仪(BITE)功能,提高了故障自检程度,也更方便阅读。在任何一架波音757和767飞机上,机上软件装载作为替代品,使操作者使用相同的EICAS计算机。这就减少了零备件库存。 波音757还安装了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EGPWS)、可安装软件的新型飞行控制计算机(FCC)、增强型风切变告警系统、采用了最新技术的大气数据/惯性基准系统(ADIRS)等。 发动机和机翼 波音757-300和757-200都装有高函道比的发动机和精心设计的机翼,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安静、燃油效率最高的两款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是罗罗和普惠,额定推力分别为43500磅(193.5千牛)和42600磅(189.4千牛)。 波音757-300和757-200的机翼比波音早期飞机的后掠角小一些,机翼中心线处的厚度加大,使得翼展更大,机翼下表面更平,前缘更尖。这样就提高了升力、降低了阻力、改善了气动效率并降低了油耗。 波音757-300和757-200机翼的唯一差别是,前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加强措施以适应更大的机身重量。 其它改变 除了内饰之外,对波音757-300的其它改变都是为了适应加长了的机身,以及增加载客量和载货量的需要。 为保持载客和载货能力,最大起飞总量增大到272500磅(123600公斤)。飞机机翼、起落架、和部分机身被加强,并采用了新的机轮、轮胎和刹车以负担额外的重量。 针对乘客数量的增加,客舱环境控制系统也作了相应的调整。采用了更大的预制冷器、功率更强劲的风扇,以及新的空调区。 由于机身加长,波音为防止机尾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碰撞做了几处调整。增加了与波音777-300类似的伸缩式机尾滑轨。除机尾滑轨外,还装有机身接触指示器,它可使驾驶员知道机身是否接触了地面。这就避免了不必要且浪费的返航。
波音757飞机是波音公司生产的双发(动机)窄体中远程运输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波音决定研制200座级新机型以取代在波音727,最初定名为7N7(N:窄体),在获得英国航空和美国东方航空的40架启动订单后,波音在1979年3月正式启动了7N7研制计划,在波音727的基础上采用了新机翼和先进发动机,通过降低油耗、减轻机体重量来降低使用成本。1979年末,7N7正式更名为波音757,在研制初期,波音发现与同期研制的波音767相似,波音决定修改部分设计,使波音757、波音767这两种新机型在设计、制造和操作方面具有互换性。 1982年2月19日波音757首飞,同年12月取得适航证,1983年1月投入航线运营。1986年12月获准双发延程飞行,波音公司于1996年9月启动了波音757-300的新项目,在波音757-200的基础上加长机身,1998年9月2日首飞。首家用户是德国专营包机业务的康多尔(Condor)航空公司。 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减少,同时面临来自空客的竞争,2003年10月16日,波音公司正式宣布,将于2004年停止生产波音757飞机。波音也表示,新一代波音737系列、未来的波音7E7(现更名为B787)可以涵盖到波音757这款200座级客机的市场。生产线上最后7架波音757于2004年到2005年初交付中国的上海航空和厦门航空。2004年10月28日最后一架B757出厂,波音757正式停产,波音总共生产1050架波音757。 B757-200:基本型,1982年1月13日出厂,同年2月19日首飞,最初安装的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B211发动机,使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2000系列的B757-200型于1984年3月14日首飞,启动用户是美国达美航空公司。 波音757系列简介: 波音757-200/300 波音757飞机是波音公司生产的双发(动机)窄体中远程运输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波音决定研制200座级新机型以取代在波音727,最初定名为7N7(N:窄体),在获得英国航空和美国东方航空的40架启动订单后,波音在1979年3月正式启动了7N7研制计划,在波音727的基础上采用了新机翼和先进发动机,通过降低油耗、减轻机体重量来降低使用成本。1979年末,7N7正式更名为波音757,在研制初期,波音发现与同期研制的波音767相似,波音决定修改部分设计,使波音757、波音767这两种新机型在设计、制造和操作方面具有互换性。 1982年2月19日波音757首飞,同年12月取得适航证,1983年1月投入航线运营。1986年12月获准双发延程飞行,波音公司于1996年9月启动了波音757-300的新项目,在波音757-200的基础上加长机身,1998年9月2日首飞。首家用户是德国专营包机业务的康多尔(Condor)航空公司。 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减少,同时面临来自空客的竞争,2003年10月16日,波音公司正式宣布,将于2004年停止生产波音757飞机。波音也表示,新一代波音737系列、未来的波音7E7(现更名为B787)可以涵盖到波音757这款200座级客机的市场。生产线上最后7架波音757于2004年到2005年初交付中国的上海航空和厦门航空。2004年10月28日最后一架B757出厂,波音757正式停产,波音总共生产1050架波音757。 波音757主要型号: B757-200系列: B757-200:基本型,1982年1月13日出厂,同年2月19日首飞,最初安装的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B211发动机,使用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2000系列的B757-200型于1984年3月14日首飞,启动用户是美国达美航空公司。 台湾远东航空B757-200 B757-200ER:B757-200基本型的加大航程型 ; B757-200PF: 全货运型,1985年美国联合包裹公司(UPS)订购后,开始制造,1987年9月开始交付使用 ; B757-200M: 客货混合型,保留了标准客舱和客舱其它设备,货舱与B757-200PF相同,目前仅生产1架于1988年交付尼泊尔航空公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