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字用于人名不是读作第二声,拼 音 为hàn
部 首 艹
笔 画 11
基本释义
〔~萏〕荷花的别称,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莲花足下开。”
造句:
1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李商隐
2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做尘,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
3 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4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
5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6 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
7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夜笙箫。
8 锣鼓震天迎新人,鞭炮齐鸣降祥瑞,梧桐枝上栖双凤,菡萏花间立并鸳,一片喜庆自此始,一生爱恋从此连,百年恩爱双心结,情真意浓思切切。真心祝愿新婚快乐。
9 就凭这赵菡萏的性情和容貌,他那儿子要是不陷下去才怪!
10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
11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12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回舟朱颜改,子夜照弦歌。路非
13 菡萏,都是爹爹不好,要是爹爹手里也有权有势,咱家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受今日这些委屈。
14 丫头豆角取来痰桶服侍着,吐毕,归妹又将菡萏缓缓放平,但仍然昏迷不醒。
15 莲花、芙蕖、水芝、泽芝、水华、菡萏、水旦、草芙蓉、六月春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
15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16 风住尘香花已逝,菡萏香销翠叶残。
17 缘,是一池疏雨,要偶遇才能有好情致,你打伞站在池边,滴答清响,恍惚回到款款往事中去;情,则是一枝菡萏,香远益清,池上烟雨低,所有的美,全在那一枝上,孤幽清冽。其实,人生万象,单单有那一份美,就足够了。白音格力
18 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高柯倘为楫,渡海有良因。刘长卿
19 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突,梧桐枝隐凤双栖。白朴
20 不论我行于山水间,或是坐于街头凉亭里,纸上总有云,云是你挥别的袖,是你遥遥寄来的锦书;纸间总有菡萏,一枝一念,于文字里相遇,即使隔山隔水,彼此的心却在一念间芰荷映水。白音格力
关于“菡”这个字的读音,只有一个,就是四声,相当于“汉”的发音。本来是完全不存在争议的。
这里的问题在于“菡”这个生僻字,被用进了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个人姓名里面。而大多数人的习惯都是这样,遇到不会读的字,特别是形声字,认字认一半,索性就读成“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说一下用生僻字入名这个问题,因为还不曾为人父母,所以不是很能理解长辈们的这种心态,把生僻字放进子女的名字里面,是为了显得比较有内涵,或者还有其他特殊的纪念意义?我个人觉得名字这种东西,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毕竟是要如影随形过一辈子的事,中国古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算是现在,换名字的人总还没有换老(公)婆的多,对吧。所以,取名,尤其是生僻字入名,如果是为了寓意内涵什么的,继续举“菡”为例,同义的字有莲,荷,近义还有芙,这三个字除了通俗一点,在美感上,我个人觉得,并比“菡”要差;如果是怕撞名字,那就在后面多加一个字,概率会小很多,如莲晚,荷欢,芙染……嗯,这些都是我临时编的没有特殊寓意。如果是为了纪念什么东西……非如此不可?换一个方式不行吗?一定要拿孩子的一生(好吧也没有这么严重啦,但是会造成小小的困扰是肯定的)来表示这件事对你有多重要?那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去派出所改个名字?
总之,生僻字入名,慎重。
回到问题本身,关于“菡”用作名字时能否读作二声,个人意见是不能。因为目前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条例规定。我知道这样讲会显得有点循规蹈矩,但我一直坚信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然被制定了,那我们就必须遵守。要知道,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可是会被系统和谐的哟。当然,要是在名字中把“菡”读成“函”的越来越多,达到了一定规模,字典也说不准会顺应潮流,在“菡”的解释里多列出一条:用作人名时读二声。那就皆大欢喜了。
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