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表现孔子谦虚好学习思想的句子是()

谢谢大家,多多回答啊!
2025-04-07 11:15: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B)文质彬彬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形容配合协调。孔子提出做人的标准:礼乐是文,仁义是质,二者兼备,可谓君子。后多形容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孔子
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

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