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属于石家庄市。高邑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10月12日高邑县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简称“冀太联办”。
民国三十年七月,高邑县划属“冀太联办”冀西专区。民国三十年九月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一专区。民国三十一年,高邑县撤销。民国三十四年二月,高邑路西、赞皇东部和元氏南部组成高赞元联合县,属太行区一专区。高邑路东和元氏东组成高元县,属冀中区。
民国三十四年十月调整太行区行政区划,高邑县属太行区一专区,民国三十八年八月一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高邑县划届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邑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5月,高邑、元氏二县并为高元县,县治驻原元氏县城。1958年12月20日,高元县又与赞皇县合并,改称元氏县。
1962年1月1日,从元氏县划出恢复高邑县建制。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高邑县。
扩展资料
高邑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太行山脉东麓,省会石家庄南51公里处。
高邑县北靠元氏县,南接临城县,西临赞皇县,东与赵县、柏乡县毗连。南北长16.5公里,东西宽23.75公里,总面积211平方公里,素称蕞尔。
高邑县位于太行山东麓,高邑县总体趋势西偏高、东偏低。东部平原区海拔40-60米,地势平坦,去内地毛可以划分3中类型。自西向东可分为西南为丘陵区、县东北部沙丘地,其余为平原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高邑县
高邑的介绍:
高邑县,又名凤城,隶属于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高邑乡位于铜峰西麓、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铜山湖森林公园下游,属浅山丘陵区,位于河南省泌阳县境内,面积7 6平方公里,东临1 07国道,南邻3l 2国道,西与焦技铁路、南阳机场相邻.新(蔡)-泌(阳)高速公路贯通高邑长11公里,并设有出口和服务区多处,直升飞机场一座。南距上(海)一武(威)高速公路2公里,棠(村)-西(峡),驻(马店)-南(阳),平(顶山)-桐(柏)等省道穿境而过,泌(阳)-铜(峰)公路以高邑街为联结点,境内石渠纵横,土地肥沃,水利、矿产资源丰富,风景旖旎,自占以“金高邑”而享誉豫南。
高邑县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22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17万人。
石家庄市。
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至37°42′、东经114°26′至114°43′之间。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高邑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灰石,陶土类,沙子类矿产资源居多。2012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高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刘秀公园1981年列为高邑县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升级为省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