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吉斯波尔精酿啤酒全麦芽发酵,不加大米、玉米等其他配料,用传统酿酒方法酿造。一般发酵时间都在一个月以上,产能比较低,所以才在啤酒前面冠上“精酿”,喝着有浓郁的麦芽香气和醇厚的口感。
中高端啤酒需求日益提升
国内啤酒市场不再局限于低端市场,消费者对于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对此,超级波克集团首席执行官傅励拿表示,在此情况下,无论是进口啤酒还是本土啤酒,都必然要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要求啤酒企业需更清晰自身定位。而中国市场的广阔也让不同区域的啤酒消费口味与习惯存在差异,因此分省逐个进行市场耕耘,要比广泛撒网的方式更具价值。
中国啤酒进口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啤酒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5月,我国啤酒进口数量为299451千升,同比增长21.1%。2013-2017年我国啤酒进口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在2013年为最低值182297千升,同比增长65.6%;2017年为最高值达716196千升,同比增长10.8%。
进口金额方面,2018年1-5月,我国啤酒进口金额为329.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0.2%。2013-2017年我国啤酒进口金额在2013年最低为231.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0.6%;2017年为最高值达750.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7%。
高端化隐现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拥有众多中高端啤酒品牌的进口啤酒企业嗅到了新的机遇。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正是十年来中国市场啤酒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此前中国啤酒市场绝大部分都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缺乏中高端产品,这是市场需求的表现,因为彼时消费者并不讲究啤酒产品的质感,啤酒生产厂家对于更高品质也没有太多要求。
更重要的是,中国啤酒市场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消费者在选择同样优秀的啤酒产品时,正尝试区分这些产品之间的不同,正追求理解不同啤酒之间的特点,以更知性的心态来对待啤酒,选择啤酒。
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凸显
市场的成熟意味着群雄混战的局面在不断被打破,目前中国啤酒市场正不断向品牌集中的方向发展,大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尽管进口啤酒保持着较好的增速,但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依然未占据主流,同时不同进口品牌之间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也日益凸显。
事实上进口啤酒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其他进口啤酒,本地啤酒带来的竞争更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啤酒企业一定要清楚自身定位。以超级波克啤酒为例,将目标客群定位在25-35岁之间的中青年消费者,这一群体具有庞大的消费空间以及良好的新产品接受度,能够容纳足够多的竞争对手。
啤酒市场因地制宜发展
中国啤酒市场是广阔的,不同的地域,啤酒消费的口味和习惯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从品牌长远发展来看,针对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比较合理,也正是如此,逐省耕耘要比广撒网的方式有价值得多。
事实上某一个省份或者说某一个区域不单纯是对产品的需求不同,在营销、业务操作方法等具体内容上也有着很细腻的区分。一些省份听装啤酒比较流行,而有一些区域瓶装啤酒则更受欢迎,我们要做的是对每一个地区的消费习惯都有个全盘了解。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获得认可且做得深入,较面对一个很大的市场而被评价为不怎么样,更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