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观察法在中国适用吗

2025-04-02 17:15:4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十日观察法是指被可疑的疯动物(狗或猫等)咬伤、抓伤后,将动物系留观察十天(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需要先注射疫苗再观察)如咬人的动物在10天内没有死亡,则证明咬人的动物虽仍有可能是狂犬病病毒携带者,但此动物一定不具备狂犬病病毒传染性(狂犬病只在发病及发病前2-3天具有传染性,病毒携带者并不具备传染性),被咬的人可百分百排除被传播狂犬病的可能。

由于中国的犬只数量庞大且免疫率低,使狂犬病十日观察法遭遇瓶颈。这个瓶颈是指:患病狗主要集中在免疫率低的农村,狗发疯咬人多数情况下不好实施10日观察。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判断方法

1,由于狂犬病病情具有潜伏期,典型症状罕见,代之以其他并发症的形式出现,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2,此病毒属于专一嗜神经性且很少入血的凶险病毒,无法通过传统PCR检查,医院大都没有实验室诊断的能力,仅在少数科研机构可以检查。

3,当前,只能通过尸检切取脑组织直接染色镜检找到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比如包涵体。

4,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在广大农村犬只接种率低,群众对此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加之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较低,整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对基于发达国家医疗水平的十日观察法只能做参考,毕竟生命无价,此病无药可医,有百分之一被感染的危险,就要百分之百的积极预防,即便如此,我们也有大量采取预防措施但没能阻止悲剧发生的案例。

现状

针对目前网络上流传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狂犬病防治方法“十日观察法”,人们常常将其错误地理解为被咬伤后什么都不做,只把咬人的猫狗关起来观察十天,动物没事了人就没事。


事实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鉴于我国是狂犬病高风险国家,猫、狗等预防接种率普遍偏低,伤者在确保被给予恰当的伤口处理后,还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一旦被猫、狗咬伤或者抓伤不要存侥幸心理,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处置。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次报告》中也指出,决定是否进行暴露后预防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涉及到的动物患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可能性、暴露的严重程度)、动物的临床特点及其免疫接种状况(尤其是犬和猫)和对其进行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可行性。所有确定为存在狂犬病风险的暴露都需要暴露后预防。

回答2: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建议您到医院或医学院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