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个勺子》最后结局如何?

2025-04-12 09:12: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电影《一个勺子》最后结局是拉条子带上傻子带过的残破的遮阳帽,镜头模拟他的视点看到红色的世界,遮阳帽像滤镜般过滤了世界的表象,而呈现清晰社会的图景,在这个真实世界中,迎面走来一群小孩子,拿雪球丢过来,一边喊着“傻子”“傻子”。

《一个勺子》是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不得不承认,他的第一个转型作品,比起某些二不挂五的演员也去当导演,强了太多。电影《一个勺子》故事简单却发人深思,一开始看的很累,看到勺子已经影响到拉条子家人的生活后,故事开始变得有意思,也更压抑。一个淳朴善良的老实人,就这样被一群聪明人利用欺骗,他的善良没有好报,反而招来了更多的磨难。

电影《一个勺子》中陈建斌扮演的是一位西北淳朴农民。陈建斌从一个救助“勺子”的善良老实人,逐步被社会各方“拉扯”蒙骗,最终只能变成“勺子”来解决所有问题,让人不由生出“好人难当”的无限感慨。最后的结局,又仿佛回到了开头,很荒谬的结局,拉条子终不是勺子。 往往有时候生活中总是无形的被定义成傻子,当了傻子,到最后仿佛才明白傻子与勺子是不一样的。

勺子可以过得无忧虑,傻子却不可以。故事中常有这样“一命替一命”的桥段,然而也许没人想到,在一部拷问社会道德沦丧的电影中,它这样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应了德勒兹的那句名言:“精神分裂者才是疯狂社会里的正常人。直戳直戳人心的内在力量。

回答2:

电影《一个勺子》是由陈建斌自编自导的电影,影片的最后,拉条子看到眼前的景色全部变成红色,一群孩子拿着雪球一边砸他一边说打勺子。在西北方言里,勺子是傻子的意思,所以结局就是想讽刺,人善被人欺,现在善良的老实人,在别人眼中被看为是傻子的现象。

回答3:

结尾很震撼,当孩子们在打扮成“勺子”的拉条子的时候,被一帮孩子打。欺负傻子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拉条子也是这样一个傻子,他不像“勺子”那样,有破衣服破帽子这样的明显傻子特征,却有着“善良淳朴”这一傻子特征,于是他被那些“聪明人”欺骗、利用。人“傻”就会受欺负。

回答4:

根据我的理解,勺子一定是被转卖了,且有人宁愿花2000元(第三波冒领者)来要人,转卖的价格不会少於此数。至於勺子的结局,金枝子(拉条子的老婆)其实已经说了,或被卖到煤矿,或被杀了卖器官,或被控制沦为乞丐⋯⋯至於为什麼大家都不对拉条子讲明白,这是很中国的表达。因为对於不言自明的答案,在中国社会中,是不会道破,却在潜规则地悄无声息的实行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