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历史上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人品怎么样?

为什么他的儿子是奸臣?
2025-04-07 09:32: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对汉室朝廷来说,前期是忠臣,后期是奸臣。
人品嘛,不怎么太好,至少喜欢人妻这点……但总的来说,不算坏人。
但是也没办法,那会朝廷就是个废物,皇帝都没有饭吃,没有曹操,也就不用说什么汉末了,汉献帝直接饿死,可能大汉灭亡的更快。整个北方是曹操一手定下来的,这天下难道该交给那些已经把天下弄乱了一次的“汉臣”吗。再说交了权就是死,他也不会那么傻。
至于他儿子……曹丕这个人的人品就要差很多了,曹操可干不出杀自己老婆的事。但是在篡汉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不灭的王朝,汉献帝能带着老婆安安稳稳的活到老,总比乱世里被人砍死强。

回答2:

有人说,曹操是忠臣,平定乱世,却被儿子毁了名声;有人说曹操是奸臣,不称帝仅仅是因为不需要,留给儿子来做。
那么,曹操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呢?
曹操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一来,曹操觉得自己大权在握,金银、美女、地位都有,不需要皇帝的名号;二来,他与士人集团实则是对立关系,他如果篡权定会导致士人集团的反扑,所以曹丕登基之前选择了向士人妥协,创立九品官人法保护士人利益;三来,刘备、孙权偏安一隅,天下未能统一,曹操觉得这些比称帝更优先更重要。
所以,曹操不是不奸,只是他不愿意做皇帝罢了。
当然,尽管是个奸臣,曹操的个人魅力还是很足的,小生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曹操的。不知道各位看官,对曹操是什么感觉呢?

回答3:

曹操忠于的是华夏,为的事人民,而不是哪个政权,哪个人,为人做事不拘于形式,重视恢复发展生产,招揽人才,舍小仁而取大仁,魏王曹操离皇帝实际上就差个登基大典,魏王曹丕补了这个形式成为了皇帝。

回答4:

汉朝其实跟现代的大公司本质上差不多,汉帝是董事长,何进、董卓、王允、曹操先后担任总经理,下边还有吕布、董承、荀彧这一类打工仔。另外还有刘备、孙策这一类创业者。
一个合格公司除了要给领导层提供物质生活享受,还必须拥有养活打工仔的职能。
汉末朝廷无疑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司。它的2任董事长居然是什么事都不懂的小屁孩。懂事长不懂事,总经理说了算。
结果汉朝连自己的总经理、董事长都保不住,总经理何进被宦官干掉,董事长刘辩一个被总经理撤换,刘协流离失所,然后又被软禁。
所以,不管何进,还是董卓、王允、曹操上台,汉朝要么保不住自己的总经理,要么保不住自己的董事长,至于打工仔和下层的草芥们,那更是生死各安天命。汉末朝廷无疑是一个很差的朝廷。
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汉末四代总经理的问题,何进保不住自己;董卓撤换皇帝,最终保不住自己;口碑最好的王允保不住自己,也保不住皇帝;曹操软禁皇帝,不过结局比前三任要好,他保住了自己。
可见,汉末朝廷实在是一个很烂的朝廷。
假如你在一个很烂的超级大公司担任总经理,董事长是小孩,所有的资源都掌控在你手中,你会怎么做?
董事长亲友担任总经理的,可能会跟何进那样,去整治一下公司里面专权的宦官集团,然后遭到报复。
一些从外部招聘的人接任总经理,可能对公司没那么有感情,看董事长是小屁孩,可能就会像董卓那样,把公司洗劫一空。
一些在公司里面打了一辈子工的打工仔,可能会像王允那样,对总经理糟蹋公司的行为泪流满面,但基于自身的实力,上位后保不住公司,也保不住自己。
一部分像曹操这样的打工仔,开始努力挽救公司,等到自己掌权后,就不舍得把权力交给董事长了。
说实在的,曹操把持朝政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他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也才能带领众多的打工仔们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也是大部分的打工仔都支持曹操的原因。
一旦他交出大权,面临他的将是一大堆的清算,你在朝廷里面拥有私人武装是不允许的,某年某月未通报皇帝私自用兵是犯法的。一大堆问题将接踵而至,最后的下场可能是被打成造反派诛九族。
所以,曹操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一条不得不把持朝政的路。一旦他还权给献帝,他将下场凄惨。众多打工仔们将重新过上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曹操把持朝政是必要的,让刘协不爽是必然的。
曹操终究没有像前前任那样废掉董事长,也没有像前任那样让董事长流离失所。
不过董事长出衣带诏了,我们也不能无视,那么就我们就下一个最终定论吧,董事长说了,曹操是奸臣,所以曹操是奸臣。
只不过,曹操是一个让公司重新勃发生机让工人们过上好日子的奸臣。
结论:曹操是一个优秀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