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景点。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海淀区
颐和园
209(北京站东-颐和园)颐和园(夜班车)
330(后沙涧-颐和园)颐和园
331(新街口豁口-香山)颐和园
332(动物园(枢纽站)-颐和园)颐和园
346(凤凰岭-颐和园)颐和园
394(六里桥东-颐和园)颐和园
712(团河北村-颐和园)颐和园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颐和园
726(前门-颐和园)颐和园
732(颐和园-鹿海园小区)颐和园
737(孙河乡政府-香山)颐和园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
808(颐和园北宫门-石佛营)颐和园
817(国防大学-玉泉路口东)颐和园
826(肖村桥西-颐和园)颐和园
颐和园北宫门
303(西闸-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330(后沙涧-颐和园)颐和园北宫门
331(新街口豁口-香山)颐和园北宫门
346(凤凰岭-颐和园)颐和园北宫门
375(西直门-韩家川南口)颐和园北宫门
384(人民大学-永丰站)颐和园北宫门
393(育新小区-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634(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颐和园北宫门
716(菜户营桥东-颐和山庄)颐和园北宫门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颐和园北宫门
737(孙河乡政府-香山)颐和园北宫门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808(石佛营-颐和园北宫门)颐和园北宫门
817(国防大学-玉泉路口东)颐和园北宫门
834(常营民族家园-中央党校北门)颐和园北宫门
特5(北京南站-香泉环岛)颐和园北宫门
颐和园新建宫门
374(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437(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704(太平桥东里-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992(西辛房-铜牛路东口)颐和园新建宫门
481(玉泉路口南-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952(良乡伟业家园-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颐和园西门
469(五路-颐和园西门)颐和园西门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