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

2025-04-02 16:03: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
半成品是否是成本对象——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属于成本对象,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半成品并非成本对象,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2.
成本流转顺序与产品加工顺序是否一致——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成本流转顺序与产品加工顺序一致,就是“顺次”;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成本流转顺序与产品加工顺序不一致,而是各步骤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即为“平行”。
具体区别:
1.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认定不同。逐步结转法具体为计算半成品成本——半成品是成本对象:完工产品是指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最后一个步骤的完工产品是最终完工产品,前序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是指该步骤的半成品;在产品是指各步骤尚在加工中的在产品。平行结转是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半成品不是成本对象:完工产品是指最终完工产品;在产品:没有最终完工的产品(包括半成品)——广义在产品。
2.
顺序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按顺序进行——上一步骤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完成之前,无法得出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从而下步骤生产领用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即:发出半成品成本)也无法确定,则下步骤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无法进行。平行结转的“受益”标准是该步骤参与了其加工:各步骤均参与了最终完工产品的加工,因此完工产品应承担所有步骤的成本份额;某步骤参与了哪些广义在产品的加工,这些广义在产品就应承担该步骤的成本份额,就属于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
3.
是否进行成本还原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把产成品成本中所耗半成品成本里面的前面各生产步骤发生的料、工、费分解出来。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进行成本还原。

回答2:


、根本区别: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各步骤计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所以又称为“半成品成本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生产费用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最后将各步骤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因此,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二
、在产品概念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在产品是指本步骤尚未完工,仍需要在本步骤继续加工的在产品,是狭义的在产品。平行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在产品,是指本步骤尚未完工以及后面各步骤仍在加工,尚未最终完工的在产品;因此,是广义的在产品。
  三
、完工产品的概念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完工产品,是指各步骤的完工产品,通常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才是产成品;因此,是广义的完工产品。由于,半成品成本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所以,最后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就是产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完工产品,是指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因此,是狭义的完工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由各步骤平行转出的“份额”汇总而成。
  四

成本费用的结转和计算方法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费用,随半成品的转移而结转到下一步骤的生产成本费用中去,即成本费用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因此,各步骤生产的成本费用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还包括上一步骤转来的费用。产品在最后步骤完工时计算出来的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生产费用,并不随半成品的转移而转入下一步骤;因此,各步骤生产的成本费用仅是本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产品最终完工时,各步骤将产成品在本步骤应承担的成本费用“份额”转出,并由此汇总出完工产品成本。

回答3:

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两点: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各步骤计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所以又称为“半成品成本法”。而平行结转分步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