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取经是为什么?

《西游记》中唐僧们取经是为什么?
2025-04-18 18:55: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依如来的说法,西天取经的原意,是为了带回佛经,普渡众生,象历史上的玄奘大师那样,翻译著述传播,为普度众生奉献自己的一生才对。

回答2:

唐僧取经这是一个象征,在原著和老版电视剧中都是。剧中取经不是宗教意义上而是代表人在社会中的理想、追求及因此体悟到的责任。原著中交代取经的效用不过是“普渡众生”,在电视剧中则引申成为理想的奋斗。唐僧就是为了理想奋斗的人的代表。导演并未将他塑造成完全按照原著的六根清净的人物,而将其在一些细节处丰满其性格,比如此处。

回答3:

唐太宗失信泾河龙王,为魏征梦中所斩,龙王阴魂不散,唐太宗开水陆道场,遇菩萨显圣。
----------
菩萨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那菩萨祥云渐远,霎时间不见了金光。只见那半空中,滴溜溜落下一张简帖,上有几句颂子,写得明白。颂曰:斋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主
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知
太宗见了颂子,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众官无不遵依。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銮,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
参看西游记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回答4:

为了普渡众生。用大话西游的话说,就是为了解决为什么恨一个人可以执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