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西方传教士还在赞扬中国物产极为丰富,物质生产能力远胜欧洲。而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却说: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节。〕在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经“康乾盛世 ”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最终使中国落后贫穷到什么程度,引用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一句话一目了然:“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爱丁堡评论》文章提到,虽然“乾隆可汗”曾指示:“俟该贡使到时,必须整列队伍,以肃观瞻。”但马戛尔尼还发现清朝的武装部队如同一群叫化子,不堪一击。马戛尔尼发现社会上普遍的贫穷和不安定——这跟乾隆皇帝希望他发现清朝富庶的目的,恰恰相反,因为沿途他看见太多的乞丐和太多的破陋而荒芜了的建筑,以及大多数清朝人过着低水准的生活。马戛尔尼认为,这个“半野蛮的‘帝国’声誉扫地”,清朝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且残酷”。
1793年,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此时距离郑和宝船出海已近400年(1405年-1433年),距离万历年间明军500艘舰艇歼灭日本海军450艘战船于露梁海战195年,中国航海已经衰落到被人看不起,并加以耻笑的地步了……当时英国使团“惊奇的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他们由此得出的判断是“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马嘎尔尼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人首次看见欧洲的船只,至今已经有250年了,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过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更需要航海技术,因而中国人这种惰行实际上导致了军事上的落后。”(以上引自《停滞的帝国- -两个世界的撞击》佩雷菲特 著)
首先说明,天地会反清复明不是因为生活过的好与坏,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而战。
再者,康乾盛世期间繁荣昌盛,是说的贵族人的生活,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更惨,举个简单的例子,清朝时期每个满族人每个月什么都不用做可以定期拿到六两银子,这银子就是从普通百姓身上获得的。
真实的历史中皇帝会全力剿杀天地会的人,俗话说:“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他连自己人都不放心,何况敌对者。别忘了,清朝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的时代,皇帝把大权下放给自己的大臣都担心,更别说那些谋反者。顺便说一下,谋反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严重的罪名,是十恶不赦大罪之首,是要诛九族的。
所以,皇帝可能嘴上会称赞他们的品格,行动上采取的将会是斩草除根。
“反清复明”顾名思义,推翻清朝恢复明朝。是不甘被满族统治的汉族的愿望。
我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人思想顽固,清朝的昌盛是满族的昌盛,汉族主义者认为清朝不是华夏民族的正统,并且,清朝还是存在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必然会有一些想要推翻统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