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在保温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非常高,一般在早晨未放风前,相对湿度往往可达100%,尤其是刚浇水以后。空气相对湿度过高,会有碍花药的开裂和花粉的萌发,据研究,湿度比低温的影响还要大。开花结果期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会诱发各种病害,最为突出的是灰霉病,灰霉病的发生易造成大量烂果。
降低温室和大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尽可能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具体做法一,高畦覆盖地膜。地膜覆盖不仅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还可防止杂草发生,有利提高地温、促进肥料分解。覆盖地膜时期以保温后10~15天为宜。采用黑色地膜覆盖后,立即破膜,将苗掏出,破膜孔不宜过大。地膜覆盖后应将沟间用废旧地膜盖上,也可覆盖稻草或麦秸,这样会大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做法二,地膜下暗灌或滴灌。为缓解浇水对室内湿度的影响,采用地膜下暗灌,既节水又可降低室内湿度。有条件的地方可配置滴灌系统,把滴灌管铺在高畦中部,盖膜时一并盖住,这项技术已经在草莓主产区推广。二是加强排湿。一般情况下,每日中午前后要放风,放风口大小和时间应灵活掌握,不能因排湿而影响室内温度,尤其是寒冷冬季,阴雪天、连阴天,室内湿度大,需排湿,但此时更需要保温,解决的办法只有在中午短时放风。采用烟筒式放风,排湿效果好,降温不明显。为提高排湿效果,放风口的位置至关重要,应设在前屋面较高处为宜。
改进灌水方式:采用滴灌或是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
地膜(棚底)+防滴膜(棚上)+活性炭(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