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战略部署是一个“哑铃结构”:两端是位于亚太的日本和位于欧洲的英国,通过这两个最亲密的盟友,一边牵制中国,一边牵制俄罗斯和欧盟;“哑铃”的中间是一个以中东为核心,以南亚、中亚、巴尔干为外围形成的一个名为“世界岛”的区域。这个区域几乎处于地球的中央位置,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扼守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同时又是内陆海黑海的出口。另一方面,中东这个地区又盛产石油,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高而开采成本最低的地区;同时,中亚又富含天然气资源。所以,无论就地理、能源、军事等各个方面来说,“世界岛”的战略位置都显得极为重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基本上就扼住了其他国家的咽喉。这样,我们就不能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会精心炮制出9.11,为什么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和代价马不停蹄的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又为什么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做文章、咄咄逼人。事实上,一旦美国控制“世界岛”的企图得逞,那么,下一目标,就一定是位于哑铃两端的新兴力量,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中国!
http://yuezhou.g.w.r.blog.163.com/blog/static/24286693200762295847751/
在40多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国际格局与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美国需要在一段没有“对手和敌人”的历史时期内改造整个国际社会、控制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性质,为美国未来可能遇到的威胁或挑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种以“哑铃战略”为核心的全面战略调整,是冷战后美国将要长期执行的战略性决策,是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利益发生的变化所做的战略性应对。这一战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要持续到21世纪中叶。
推行霸权主义,达到强国压制的目的.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是“两洋战略”,即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实现其战略目标(所谓建设一个统一和民主的欧洲);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则以日美安保条约、日美新防务指针和建立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来实现其战略目标(促成一个合作而不是对抗的亚太共同体),继续保持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强势地位。中东则是美国以“两洋战略”为重点的全球战略中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控制中东地区就可以使“两洋战略”遥相呼应,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