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项目

2025-04-11 12:12: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该所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了HT—6B、HT—6M托卡马装置和中国第一超导托卡马克HT—7装置,建成了总功率达20万千瓦交直流脉冲电源系统,建成了兆瓦级的波加热系统和兆瓦级的低杂波驱动电流系统,建成了中国场强最高的20万高斯混合磁体和中国最大规模的低温液氮液氦系统,建成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该所多年来获得科研成果200多项,其中国家及院部级重要科研成果奖50多项。1994年建成的HT—7装置是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它的建设使中国成为继俄、法、日之后第4个拥有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近几年突出的运行和实验成果,标志着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表明该所已具备设计、研制和运行超导托卡马装置的能力。
该所承担建设的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HT—7U大型非圆截面超导托卡马。
装置建设——工程总体设计已经完成,技术准备、工程预研正全面展开。这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可开展先进聚变反应堆的前沿性、探索性研究,为未来稳态、先进聚变反应堆奠定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必将使中国核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前沿,为人类最终利用核聚变能作出重要贡献。
该所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能源领域聚变—裂变混合堆专题,对利用混合堆生产核燃料,处理核废料,努力开拓聚变能的早期应用途径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引起国际聚变界广泛关注。
该所承担的国家计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离子束生物工程,首创低能离子生物育种技术,发展成为新的交叉学科——低能离子生物学。在农业、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授予“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在“九五”期间继续承担国家计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
该所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建所以来先后派遣200多名科技人员到世界一些主要的核聚变实验室访问学习,培养了一批走上国际舞台、能与各国核聚变研究室进行合作研究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在设备方面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支持。该所与美、日、俄、欧盟等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开展多项国际合作研究,多次成功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是世界实验室的核聚变研究中心,第三世界科学院优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