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构建筑 名词解释
保罗·索勒里于1969年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理论。他试图对城市进行微缩化的设计,使城市具有合适的高度与密度,在最小的占地面积上,容纳最大限度的人口,为居住者创造生态和谐的居住环境。
近些年成熟起来的巨构建筑事实上是一个城市原型,从外形上看是一个具有1000m高度的塔状建筑综合体,总占地面积约1Km2。城市的居住区布置在综合体的表层,公共建筑则集中在综合体的裙房。所有的城市功能紧密相连,以期把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巨构建筑还考虑了能源利用的效率以及新能源的开发,降低了对常规能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