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反映出了什么样的哲理?

2025-04-18 16:15: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要说一部电影的艺术价值,还是要看其反映出的内涵。《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贯穿着1900的友情、爱情,更重要的是,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执著的精神和人生观,更是让观众不自觉就进入了思考。一位著名的钢琴师,功成名就,然而却不肯放弃船上的生活,是担心生活无着吗?也许吧,1900说:“陆地上的世界我一无所知,琴键再长也是有头的,然而船下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我无从知晓,在船上,我面对的人虽然经常换来换去,然而总数也只有两千个,然而在陆地上,要面对的是无数的人。我怕的不是陆地,我怕的是未知。”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可悲的想法,但在艺术家眼里,他的专注和纯真却是无价的。


抛开现实不说,单单就在影片中看,1900的世界观与“弗吉尼亚号”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那些新移民,他们为的是前往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只是船上的匆匆过客;而船员、侍者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的劳苦人民而已,他们生于陆地,工作在船上,眷恋的仍然是陆地上的生活;就连Max也有厌倦了船上的生活的时候,尽管临别前管弦呜哑,然而他还是毅然提着行李箱走下舷梯。而只有1900抱着自己的执著和想法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消失,这就是一个艺术家的执念。


当然,不仅仅是观众,而且很多学者对于1900的选择有着自己的看法,然而,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也许与“弗吉尼亚号”一起消失正是1900最好的归宿。“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哲学家苦苦思索的命题,然而对于1900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种族,故乡在何处的孩子,在没有根基、漂泊不定的船上生长,能够依赖的,只有这艘船,能够掌握的,也仅仅是手中的琴键,他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无从知晓……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往何处去呢?也许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十分切实的答案,然而1900心中并没有,维系他的就是这样一艘船。我们每个人虽然都有一个去处、一个能够安身的地点,然而世界对我们来说,不也就是一艘大船,我们不也是生于斯,长于斯,最终消亡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的世界没有尽头,然而人的一生最终都要有一个归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1900,只不过无法选择自己的归宿而已。


总而言之,《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拥有着诸多魅力的电影,不论是从音乐上,还是从镜头的辞格上,它都呈现出了多重的吸引力,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笔者认为,所有外显的表现形式都是为了传递一个精神,而《海上钢琴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一千个人心中,对于1900的选择有一千种解释,这种开放性的结尾,让人忍不住去思考、去揣摩,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成功之处,也是其艺术魅力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