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申论要提前准备了,该怎么复习呢?

2025-04-10 02:00:3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2020国考申论复习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练就过硬的阅读基本功。在国家公务员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通过近年来的考试题目来看,非作文题目作答更加深入的贯彻了“材料为王”的基本宗旨,也就是说,申论的材料是所有题目作答的答案来源,这就需要各位考生在复习备考中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提升阅读效率,从而保证非作文题目分数得到保障。
二、练就高效的写作基本功。申论的核心就是申发论述即文章写作了。文章分数达到整个试卷占比的40%,从某种意义上说,申论文章可谓是“一文定生死”,而在考场上考试面临着“下笔难,写作慢,文风散,积累少”的顽疾。练就过硬的写作基本功,其实并不在阅读上,听课上,一定要动笔写,唯有多写方能熟悉,唯有熟悉才能快速。当然不断的写,也是积累的过程,可以让各位考生涉猎不同的热点领域,积累更多的素材。
三、储备充足的热点基本功。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设置,是离不开热点的支撑的。例如2016年考察“不学礼,无以立”国民素质领域的问题。2018国考测查了城市建设的领域;2018年副省考察到“人工智能”想象力经济。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积累一点,熟悉党的十九大报告,熟悉两会重要文件,尤其是领导人所发表的重要论述和引经据点,如果能在考试文章写作中加以引用,文章档次必然会提升。

回答2:

2019各省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迎接众考生的将是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按照以往的经验,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19年11月末12月初进行,所以留给众考生的有效备考时间有半年左右。申论考察大家知识与写作基本功,要全面把控知识点。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一起聊聊2020国考备考早准备应该如何“广撒网”。
一、热点知识“广撒网”
“一纸述尽天下事”,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时事热点的了解能力,考察的是对国家政策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备考初期,我们就要开始学着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话题,尤其是十九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所选取的申论热点是有历史延续性的、消极性的,而且是具备实效性的,即是近一年或者近半年所涉及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性较大的有民生、生态、文化等话题,众考生在了解的时候可多从这些方面涉猎。
二、专业知识“广撒网”
申论考试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综合的是各方面知识的涉猎,需要的是杂家;专业的是一些题目具体的答案书写。如在每年的考试当中必考的一类题型就是贯彻执行题目,多以事务性公文的文种出现,这就涉及到应用文写作的专业知识。在公务员日常行政工作中会涉及15种法定公文和不定项的事务性公文,而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可能出现,且以事务性公文为主。所以,就需要我们提前去了解这些公文的种类以及每类的格式及内容重点。
三、阅读方法“广撒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从题量上看并不多,只有5道题目。但是,涉及的材料却是七八千字,所以申论考试从本质上来说考察的是信息提取能力,即从七八千字的材料中快速、精准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快速锁定答案的方法,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字、词、句、段落、篇章等阅读,关键是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以及要学会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回答3:

这要看你怎么准备,你吸纳有的知识结构如何等等。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你选好报名岗位,要买些教材,如:最新版的《申论》、《公务员基础知识》《公务员公共综合知识》,好好复习,把网上历年的考试真题,包括公共综合题、基础知识等的分类型考试真题与答案,还有能力题、申论等的考试案例和分析参考答案,此外还有面试真题及答案等,找出答题的规律性思路。这样应该可以考好的。这样下来,最少也得3个月以上。
首先每天的复习时间要有保证,尽量利用时间进行复习。行测有语言理解、推理判断、数字分析、时政常识等多个模块,你每个模块看三十分钟,一天至少两~四个小时!申论有大段的文字阅读,你不但要阅读还要思考精髓,整理思路,写出大纲,再怎么有效率也不可能在两小时内学好申论加行测的。
我支持的是有效率的题海战术,通过做大量习题总结做题技巧、方法,当然也不能只求题量。遇到好题时要仔细揣摩,遇到爱错的题要不断练习直到做对,把难题当做挑战,简单的题点到即止不要浪费时间。
复习的时间多不代表成绩就好,别以为你同学会比你领先多少,端正心态,记住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

回答4:

申论考试中我们知道要考五种题型: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申发论述,每种题型都有每一个的答题的思路和根据题干所找寻的要点,那么在之前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将申论如何学习也就是最基础的部分学好才能保证学习进度和状态。
一、词的分析
在答申论的过程中都知道我们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来进行答题,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那么在问题中最基础的就是问问题、问原因、问影响、问对策,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文章中找对应的问题词原因词等,所以我们要将这些基础的学好,接下来就简单的学习这些基础的词。
1.问题词:
①表示消极色彩和贬义的词汇:被就业、低头族
②含有否定前缀的词汇:不足、不到位
③表示问题的句子、词等、不良现象:走后门、缺失、尴尬、窘境
2.原因词:是事件产生和事物形成的因素,原因词在材料中多数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汇
基本的原因词:因为、所以、导致、和……有关、与……相关联、促使、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症结在于...
3.影响词:带来的变化
①积极影响---意义
积极:有利于 促进了 推动了 是……的重要保证/有力支撑/必由之路/重要途径/关键
②消极影响---危害
消极:不利于 阻碍了 造成了 导致 对……造成消极影响 影响……的发展/进程
4.对策词:对策词多为动词和表示对策的名词
基本的对策词:加强、完善、推动、制定、方案、措施、做法、该、应该、需要、将要
二、句子的分析
在基础的词汇了解完了之后要进行句子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将句子分析理解透彻,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下面为大家介绍核心句:
1.首句:段落的第一句可以概括本段的核心内容的句子。
2.尾句:段落的最后一句可以概括本段的核心内容,多数情况下,尾句之前有表示总结性的词汇。
3.中心句:材料的核心句,段旨句,多数位于段落的中间。
首句总领一段文字,尾句总结一段文字,中心句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三、段落的分析
将句子分析完成之后就要对要点进行加工,所以要准确的分析到位。
1.并列
当材料的段落关系为并列的时候,答案要点也往往是并列关系的,要求每一段都要梳理找点,多出现在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的材料中。
2.总分
当材料的段落,开头段落和后面段落呈现的关系为总分时,要注意后面段落的关系可能为并列或递进的。开头段落往往没有答案要点,多数交代背景或者引出话题。但是,贯彻执行题材料的开头部分,要重点看,因为是发文事由的主要来源。
3.递进
常见的递进形式为:背景--现状--影响--原因--对策。多出现在综合分析题的材料和调研报告的文种中。
4.转折
要弄清转折是否是作用于整个文章。转折之后多为重点,多出现在评论分析题的材料中。
5.因果
找到引发题干问题的因素,然后弄清因果分别是什么即可。
对于公职考试有疑问可以添加:延边中公教育小管家 微信,还有很多备考资料等你领!关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