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戎衣,中国古文词汇,常见于古文中。有两层意思。一是穿上戎装,二是指战袍。
重经昭陵
唐代:杜甫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译文:
缅怀唐太宗李世民的草昧英雄起家、开国建邦的丰功伟绩。唐太宗李世民身穿戎衣,手持宝剑,在战乱中取得了天下。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唐代李益
戎装千里至,旧路十年归。
译文:穿上军装远赴千里,过了大概十多年后才踏上回家的路。
2、《浣溪沙》—近代王国维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
译文:六郡良家子中最年轻的,穿上军装骑着骏马照射着山川。
3、《木兰歌》—唐代韦元甫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译文:木兰决定替代父亲去服役,喂饱了马后穿上戎装踏上行程。换掉了华丽的闺阁衣裳,洗净了铅华的妆饰。
一戎衣,中国古文词汇,常见于古文中。有两层意思。一是穿上戎装,二是指战袍。
详细解释
(1)、谓一穿上戎装。或云,“衣”当作“殷”,谓一用兵而胜 殷 。
(2)、泛指战袍。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终封三尺剑,长卷一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