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怎么礼佛的嘛?

2025-04-18 01:31: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如何礼佛1、礼佛的含义、如何合掌、站立、长跪、问讯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以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
的身心安定。居士到寺院,无论何事,都先当礼佛三拜。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
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
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拜佛有四种:感应礼拜、恭敬礼拜、忏悔礼拜、无相礼拜。拜佛时,前额着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后用自己的
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后,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合掌。又称为合十,即两掌相合,十指相并,虚而不空,平胸端直,集中心思,表示恭敬礼拜。 合掌本来是印
度自古所行的礼法,佛教沿袭而使用。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所以有分别使用两手的习
惯。但是,如果两手合而为一,则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的合一,所以通过合掌来表现人类最真实的面目。合掌
除了表示忠心敬意外,也表示反本还源,入于非权非实,事理契合的意思。长跪。以两膝着地,身腰挺直双手合十。问讯。是敬礼法之一,原来是向师长、尊上合掌曲躬而请问其起居安否,后来,一般所行的问讯法,以两手相屈
,曲腰至膝,成90度角操手下去,合掌上来,右手在下,两手拱齐眉。拜佛结束时,以问讯做结束。拜佛解说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着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后,左掌随即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为六寸,额头平贴于地面。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着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直立。礼佛的时候我们要知道: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店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3、拜佛是内心必须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已,并无定规。4、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观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祇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5、若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6、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7、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8、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9、晚课放完蒙山施食行十方礼时,出家人行十方礼居士不得还礼,如果居士行十方礼则要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