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是古代第一个人才选拔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2025-04-06 15:08: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自古以来,圣贤、文人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因为她们要负责国家的生存、运行,他们还要出谋划策。但是想要选举到贤人还比较困难的,历朝历代也做出了很多的改变。有人就会问察举制是古代第一个人才选拔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答案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察举制是根据个人的美德而来选举的一种选人方式。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人机制,在前期来说对于寒门子弟是比较公平的,且寒门子弟也有机会可以做官。因为在此之前的选人机制是属于世袭的方式,这种方式自然是可以填空朝廷上的空位,但是为一不足的地方是在上层阶级形成了一种垄断的现象,朝廷很少可以接触到新鲜的血液,寒门子弟也难有出头的日子,并且皇上也不能好好的感受到民心。因此这种方式是失败的,最终遭到了历史的淘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察举制,在前期来说是比较符合想象中的样子,寒门子弟可以坐官的人数也在增加,但是一样事物也具有两面性。后期的察举制也是属于垄断的现象,因为大户人家或是有地位的家庭会贿赂为皇上推荐的人才;还有的人为了当官只是逢场作戏装作自己很具有孝心、德行的人,当官之后完全就变了一个人。所以察举制后期也是比较失败的,但是也是一种尝试。察举制的运行是地方官员专门有一个是观察地方比较具有孝心、德行的人,然后将他们推荐给另一个官员,层层挑选最终才有机会可以看到皇上,而皇上也会根据他擅长的专门他们提供一个职位。这就说明当时汉武帝是比较在乎、重视、关心美德这一方面的。

回答2:

地方主政官员负责在地方选拔人才,并向中央举荐。到后来就变成国家指派专门官员对青年才俊划分等级,再根据等级分配官职。

回答3:

察举制确立于汉代,它通过地方长官在当地选拔,考核人才,然后推荐给上级,或者直接上报中央,通过试用审核后再任命官职。考察科目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等。

回答4:

察举制是汉朝用来选拔人才的,这个选拔制度主要是由各地的郡守来推举当地有孝心、廉洁的人去朝廷当官,举孝廉起码可以保证官员的品质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