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假如杜丽娘长得丑,她也许会有对爱情的向往,但未必有那么强烈,更不会发出“颜色如花,命如一叶”的感叹。正为她是如花美眷,却困在深闺,三春好处无人见,才为虚度的流年感到格外惋惜。 假如杜丽娘长得丑,柳梦梅当然不会多看她一眼。他的人生目标是做高官、娶美女,第一次出场就说了“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 但就这样,不足以说明天生丽质是不可忽视的资本。柳杜之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爱情,说是“慕色”更准确。“慕色”是青年男女之间原始的、美好的情感。不管杜丽娘第一个见到的青年男子是谁,只要是个俊秀的书生,她就会爱上他,柳梦梅就更直接了,孤单地住在梅花庵,少个佳人相伴,拾了幅美女图望梅止渴,真有佳人晚上来找他时,他便喜出望外,把美女图扔在脑后了(否则何以认不出眼前人就是画中人)。可见,假设上门来的不是杜丽娘,是另一名佳人,他一样能爱上她。 最能打动我的爱情有两种:一种是宝黛之间的志趣相投、心灵相契、日久弥深的爱情,一种是患难之中产生的休戚相关、不离不弃的爱情(暂时想不到经典例子)。 好像扯远了,赶紧回来~~~好象要产生爱情,天生丽质不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个人魅力倒是很重要的,这种魅力来源于内才、气质、性情等。就像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人都不美,却彼此吸引,还有印象很深刻的《三言二拍》里秦少游初见苏小妹,觉得她是才女,容貌并不美丽,却很清雅,绝无俗韵(这应该是气质吧),就一眼看上了。 好了,废话太多,就当抛砖引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