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1、从收入效应来说也就说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会上升,比如说有些物品是刚性的不从可替代的。
2、从替代效应来说就是一些商品被替代这些商品从而导致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上升。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当你在购买一种商品时,如果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对于你来说,你的名义货币收入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价格下降后,你的实际购买力增强了,你就可以买得更多得该种商品.这种实际货币收入的提高,会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上涨时,单位时间所获得的收入增加,劳动者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宁愿牺牲闲暇,增加劳动量以多获得工资收入。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nominal price)发生变化后,将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发生两种影响:一种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称为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引起两个方面的相应变化:一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二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即购买力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例如,在消费者购买商品 和商品 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商品 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使得商品 相对于价格不变的商品 来说,比以前便宜了。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增加对商品 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 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当商品 的价格下降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不变,但是现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也就是说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这就是收入效应。
商品可以分为正常品和低档品两大类。正常品和低档品的区别在于:正常品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即:正常品的需求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低档品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动,即:低档品的需求数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由此可知:当正常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正常品的需求数量,相反,当正常品的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正常品的需求数量,即:正常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而对于低档品来说,当低档品的价格下降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低档品的需求数量,相反,当低档品的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该低档品的需求数量,即: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对于正常品和低档品而言,其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成反方向变动的,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来自云掌博吧,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