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洁精到底有哪些危害

2025-04-14 21:29:01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洗洁精的成份、配方及其危害 主要成份: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烯烃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醇酰胺、烷基糖苷、烷基甜菜碱等。 化学成分: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泡沫剂、增溶剂、香精、水、色素等,其实都是化学成分。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醚硫酸钠都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石化产品,用以去污油渍。洗洁精为日常消费者性用品,特生产环保安全产品,洁净温和,泡沫柔细,迅速分解油腻,快速去污、除菌,有效彻底清洁不残留,洗时散发淡雅果香味,洗后洁白光亮如新。时常使用确保居家卫生,避免病菌传染。 关于洗洁精残留危害做过很多动物试验,已经证明对人体健康不利和环境不利。当然有好的洗洁精,主要是以椰子油等植物作为原料来源,成本相对要高,但对人体和环境都很友好。 小知识: 生物降解清洗剂的表面活性剂是由菜子油等天然脂肪酸生产的,这些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成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及其它氧化物,是对人体、自然环境、水生生物都没有危害的绿色化工产品。 非生物降解清洗剂的表面活性剂是由石油脂肪酸生产的,一般说是不能降解或降解得很慢,又由于表面活性剂有很强的渗透力,即使它浓度很低渗透力也不减,因此不能降解或降解得很慢的表面活性剂做为有害物质就会渗透到动物、植物及人体内,时间长了就会对动物、植物及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人再吃了这些受危害的动物、植物,就更可怕了。

回答2:

毒性危害
  餐具洗涤剂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简写为LAS)和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简写为AES)。根据对这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急性口服毒性的研究,确认LAS的LD50为0.5~2.0克/千克;AES的LD50为1.7~5.0克/千克。此毒性范围与食用盐和小苏打相当,应属无毒物质。
  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一般只有15~20%,经冲水稀释后约为0.1~0.15%。如根据漂洗1次来检测洗涤液残留的表面活性剂的量来估算,每只盘子上沾有的表面活性剂仅为0.0009毫克。若以每人每天需使用20只盘子计,则每天每人摄取量为0.018毫克;如漂洗两次或用自来水冲洗,则摄取量更微不足道。据相关研究,每人每天摄取表面活性剂的量在0.3~3毫克是安全线。那么,用餐具洗涤剂洗餐具后,餐具上残留的量远低于此线,因此,可以认定是绝对安全的,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同时,中国餐具洗涤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9985-2000),要求砷含量0.05毫克/公斤,重金属(以铅计)1毫克/公斤,甲醇1毫克/公斤,荧光增白剂不得检出等,这为餐具洗涤剂中的其它可能造成危害的组分制定了最高限量。如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餐具洗涤剂应该是可以正常使用而无害的。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规定,洗洁精中是不能添加甲醛的,然而,一些小厂家因为原料、生产过程、卫生条件等等达不到要求,只得使用甲醛作为防腐剂以保证洗洁精不变质。因此造成甲醛超标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企业对原料的质量把关不够,二是某些不法企业为了追求洗涤效果,违规添加了甲醛。除了甲醛,因为促进水相物质和有机相物质溶解,甲醇也会被添加其中。

回答3:

洗洁精的主要成份是:
1、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产生泡沫及去污;
2、洗涤助剂:常用的原料有氢氧化钠和柠檬酸钠;
3、增稠剂量:其主要作用是增稠,稳泡及去污,常用的原料有6501、6502、氯化钠;
4、防腐剂,其主要作用是杀菌,保持,常用的原料有:苯甲酸钠、甲基异噻唑啉酮等;
5、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处理水质,改善气味,常用的原料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四钠。

总结:(1)洗洁精属于化学品,可以肯定的讲产品绝对有害,就像我们使用的洗发水,沐浴露一样,如果能够做到本质无害,完全可以在说明书上写明:儿童减半饮用。我们之所以使用洗发水就是因为产品便捷、高效,可是没有人呼吁停止使用洗发水,洗发水表面活性剂洗涤时渗人人体的量远大于洗洁精正确洗涤后的残余量,如果能够淘汰洗发水,就完全有理由淘汰洗洁精,从大块的果冻都能把婴儿送进医院我们可以得知:产品如何正确使用尤为重要

回答4:

多乐安全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