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钩柱花草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为豆科柱花草属一年或跨年生半直立草本植物,株高80~100cm。三出小叶,中间小叶叶柄较长,小叶披针形,浅绿或绿色,花淡黄色。茎秆一则有白色的短绒毛。花序穗状,每一朵花有两节荚果,顶端荚果有3~5mm长环状小钩,下节荚果的钩不明显。种子褐色、肾形,种皮厚实,发芽率低,每千克种子27.2万荚。行自花授粉。种子产量高,一般每年每公顷产种子450~900kg。
该品种适应性强,比圭亚那柱花草耐旱,在年雨量1000mm的热带地区能正常生长,自行繁延,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耐酸、抗病虫。对根瘤接种要求无特殊要求。具数量短日照效应。苗期生长缓慢,播后60d生长迅速,可很快形成厚密草层覆盖地面、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每公顷用种量15kg。在海南儋州地区种植,施用磷钾肥反应良好。生长季节前期放牧对种子产量无不良影响。该品种具无限生长习性,分枝联生,生长点周围环生腋芽,于生长点开花后形成次级分枝,是热带豆科品种中种子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该种属早熟品种,在海南儋州地区种植,5月下旬初花,开花所需日照时数13.0h左右,6月份盛花,7月份后不断有种子成熟,直到翌年1月可收获全部种子。该品种适合在干旱地区与大翼豆、旗草等牧草混种建立人工草地,大量落种后草地经久不衰。品质优,适口性好,除放牧利用以外,还可加工成草粉,也可用于果园覆盖和水土保持。其缺点是:不耐霜冻,粗纤维含量较高,鲜草产量较低,一般年每公顷产鲜草在3万kg左右。适应地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自治区)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