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地方高考是三天?

2025-04-17 08:25: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高考一般是2~3天考完。在新高考地区,实行3+1+2的考试模式,一般是第1天考语文、数学,第2天考英语和必考科目,第3天考选考科目。


                                   

虽然我国的高考改革了很多年,每个地方都有所改革,有的是自主命题,有的则是全国统一命题,但大家的考试时间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全国统一的考试时间一般是每年的6月7日、6月8日和6月9日这三天的时间。


                                   

新高考的变化
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设置实行“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
不同类型考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1、普通类(物理)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四选二。
2、普通类(历史)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四选二。
3、体育类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考体育术科。
4、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艺术校考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艺术术科。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不要被大学校名“误导” 在了解一所大学时,很多同学特别是家长,很容易被学校的名字所误导,有些“野鸡”大学,可能也有着非常霸气的名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学校名,可能都是经过若干次改名以后的名字,而一次次改名只为了能够更向“综合类”大学靠,这样可以更能吸引考生报考。 比如,有一所位于上海的非常不错的211大学--“东华大学”。查看百度百科,就会发现这所大学的改名历史是:“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纺织工学院”--“华东纺织工学院”--“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


                                   

2、成绩“不高不低”,选择大学以专业为主 除了通过学校的改名历史去了解一所大学的特色专业外,对于成绩不高不低的这些同学来说,选择大学还有一个小建议,那就是“以专业为主”。 因为,说一句实话,大家不要不爱听,因为,我们成绩不高,选择不了特别好的大学。可能我们辛辛苦苦误以为选择的“好大学”,什么省重点大学、市重点大学,毕业以后,在用人单位HR眼中,都属于“双非”大学,非985、非211大学。 与其这样,倒不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选择一个不愁就业的专业,可能比什么都要强。所以说,对于成绩不高的同学来说,选择大学时还是以专业为导向比较好。
3、省内大学性价比可能会比省外大学更高一些 因为我们去看本省大学在每一个省份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就会发现要比外省要低一些,主要是在本省大学会在本省投入更多的招生计划。

回答2:

有的地方高考之所以是三天,是因为他们的科目比较多,两天考不完

回答3:

第三天考的是蒙语文。